颜宁著的这本《磨盘双合的日子--西双版纳僾尼人的社会性别研究》选取了西双版纳哈尼族僾尼人作为研究对象,兼容了社会性别的理论基础和人类学的研究视角,探讨了僾尼人的社会性别关系和角色构成模式及其文化的特有运作方式,旨在通过翔实的田野材料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为基于妇女地位、权利、作用及两性关系的社会性别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有益的思考。同时,也为主流文化在宏观层面上的“性别平等”理论诉求和实践途径中存在的盲点、误区或僵化模式提供学术上的反证。
| 书名 | 磨盘双合的日子--西双版纳僾尼人的社会性别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前沿研究丛书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颜宁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颜宁著的这本《磨盘双合的日子--西双版纳僾尼人的社会性别研究》选取了西双版纳哈尼族僾尼人作为研究对象,兼容了社会性别的理论基础和人类学的研究视角,探讨了僾尼人的社会性别关系和角色构成模式及其文化的特有运作方式,旨在通过翔实的田野材料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为基于妇女地位、权利、作用及两性关系的社会性别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有益的思考。同时,也为主流文化在宏观层面上的“性别平等”理论诉求和实践途径中存在的盲点、误区或僵化模式提供学术上的反证。 内容推荐 一直以来,以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为中心的妇女问题是世界范围内构建公平社会、促进和谐发展的核心要素。中国政府将包括性别平等在内的公平正义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颜宁著的这本《磨盘双合的日子--西双版纳僾尼人的社会性别研究》选取了西双版纳哈尼族僾尼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社会性别理论与人类学的视角有机结合起来,以文献资料分析和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了僾尼人以“磨盘双合”为典型意象的社会性别关系、角色构成模式及其文化运作机制,诠释了社会性别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群体中的多样性演绎。本书所呈现的不仅是学术,更是人生,它充满了对纯真质朴世态的体验、对文化真谛的感知,以及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生动演绎。 目录 绪论 磨盘双合的文化阐释 研究对象与田野点 第一章 生命周期中的磨盘双合 第一节 成人仪式的“半”与恋爱阶段的“双” 第二节 夫妻只有一颗心,筷子要两只才成对 第三节 夫妻携手,共育儿女 第四节 完成今生夙愿,走进来世乐园 第二章 磨盘双合的文化补偿机制 第一节 舅权——代言女性的声音 第二节 尼帕——女性性别角色的凸显 第三章 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磨盘双合 第一节 稻作农耕祭祀礼仪中的“相辅相成” 第二节 稻作生计活动中的“环环相扣” 第四章 磨盘双合的变迁与文化调适 第一节 剩余劳动力脱离土地生产 第二节 男女老少投入茶叶生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