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上怡著的《礼法与情理的结合--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研究》是在他的博士论文上修改而成的,内容涉及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社会理想与秩序、礼法之治、法的运行、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特点与意义等。
| 书名 | 礼法与情理的结合--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研究/昆明理工大学法学文库 |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作者 | 姚上怡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姚上怡著的《礼法与情理的结合--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研究》是在他的博士论文上修改而成的,内容涉及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社会理想与秩序、礼法之治、法的运行、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特点与意义等。 内容推荐 《礼法与情理的结合--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研究》由姚上怡著。 桐城派是清代文学史上存在时间最长、流传地域最广、人数最多、影响最深远的散文流派。对于桐城派的文学遗产,人们历来多有研究,但桐城派的其他文化遗产也值得我们去发掘,法律思想就是其中之一。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以及清末变革时期的法律思想,一直是清代法律思想研究的重点。相比之下,鸦片战争前一百五十多年间的法律思想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从桐城派初起至姚门弟子这一阶段,正好处于这一时期,通过对他们的法律思想的研究,有助于弥补这一不足。 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古代中国是礼法共治的社会,这种共治所要调整的核心内容是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伦关系。程朱理学不仅赋予这些儒家伦常以天理的权威,更是通过对《四书》的强调,将礼、法与教育体制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非常严密的礼教体系。士人从小耳濡目染的是《大学》倡导韵修齐治平之道,钻研的是礼、乐、政、刑等治人之法。他们学习的目的是内以修身,成圣成贤;外以治人,齐家治国平天下。前期桐城派坚信程、朱深得先王之道的旨趣,毫不动摇地坚持程朱理学的指导地位。 前期桐城派相信儒家的伦理纲常是天理的体现,人秉天地之气而生,人性本善,恶源于后天,因此他们崇尚礼教。虽然向往先王之制,但前期桐城派都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礼法必定要随情势的变迁而适当地予以损益。在刑法的适用上,前期桐城派主张宽猛相济,明刑弼教;在案件审理方面,他们重视情理,提倡原情定罪;法久必弊,他们还认为应当及时地兴利除弊,以使法制更好地保障民生。科举制度,从国家来说,是选拔治国人才的手段,从个人来说,是实现由修己到治人转变的途径。前期桐城派强调为政在人,激烈地批判选举制度的积弊,积极寻求改革之法,希望能为国家选拔出急需的有用之才。 前期桐城派笃信程朱理学,规定自己只能在程、朱开创的领域内做些修补的工作,这使得他们的法律思想从总体上看,未能突破理学的樊篱。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尤其是与汉学相比,秉承清初经世遗风的前期桐城派重视教化、强调人情、追求合“理”的秩序,他们的礼法思想有其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录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文库、法学译丛总序 摘要 第1章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基本思路和方法 1.4 主要创新 第2章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1 吏治与民生 2.1.1 吏治 2.1.2 民生 2.2 明清鼎革与经世学风 2.2.1 明清鼎革 2.2.2 经世学风 2.3 文化专制与汉学兴起 2.3.1 文化专制 2.3.2 汉学兴起 第3章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3.1 前期桐城派代表人物的成长环境 3.1.1 戴名世与方苞 3.1.2 刘大櫆与姚鼐 3.1.3 姚门弟子 3.2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 3.2.1 坚守程朱理学 3.2.2 对佛、道思想的批判与借鉴 3.2.3 对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3.3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 3.3.1 天道观 3.3.2 人性论 第4章 社会理想与秩序 4.1 理想社会的图景 4.1.1 尧、舜、周、孔之道 4.1.2 理想之治 4.2 社会秩序模式 第5章 礼法之治 5.1 礼 治 5.1.1 理、礼义与礼仪 5.1.2 礼的实践 5.2 礼、法关系 5.3 礼法时变论 第6章 法的运行 6.1 罚当其罪,明刑弼教 6.1.1 宽猛相济,明刑弼教 6.1.2 情理审判,原情定罪 6.2 兴利除弊,保障民生 第7章 简拔人才,为政在人 7.1 为政在人 7.2 改革科举制度 7.2.1 科举之弊 7.2.2 改革设想 第8章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特点与意义 8.1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特点 8.1.1 重视教化 8.1.2 强调人情 8.1.3 追求合“理”的秩序 8.2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意义 8.2.1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积极意义 8.2.2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不足 结语 附录相关论文 循天理、随势变——方苞法律思想论析 浅析清代学政、教官的司法职能 戴名世法律思想探析 试论姚鼐的法律思想 抑商对商业的影响新探——以唐代为中心的考察 浅析白居易的言谏观 儒家法思想非自然法辨析 真实的历史与历史的真实——读《后现代历史叙事学》 兼论中国法律史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