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志著这本《被遮掩的中国名片(中国青年志愿者在海外)》,希望通过对中国海外青年志愿者这一案例的剖析,来讲述中国对外援助的具体故事,分析一个具体而微的援外项目的源起与发展进程,评估其特色与局限,进而发现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最后总结经验。为了更好地讲述这一中国故事,本书将首先对中国海外青年志愿者项目进行分析,将从这一项目的源起与发展进程、项目特色与评估,及其不能实现持续发展的原因三个部分较全面的进行剖析。其后,文章将针对中国青年志愿者所面临的困境提出解决之道。本书的后段将聚焦美国和平队,剖析和平队的主体特色,以及其能够长时间发展的原因。
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于2002年开始,到2015年2月,该计划总共向亚、非、拉19个国家派遣了623名志愿者。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上计划向非洲派遣300名志愿者。这一计划促成了海外青年志愿者派遣的小高峰。2009年后,志愿者派遣人数大幅跌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志愿者派遣规模无法保持,这是黄立志著的这本《被遮掩的中国名片(中国青年志愿者在海外)》致力于回答的核心问题。
本书介绍了中国海外青年志愿者的派遣和服务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对中国海外青年志愿者派遣机制本身及各利益攸关方对志愿者派遣的评价进行了细致梳理,同时也探寻了国际志愿者派遣先锋——美国和平队、日本协力团的先期经验,最后提出解决当前问题、跳出困境的办法。
前言
引言
1.1 海外青年志愿者——中国对外援助“静悄悄的变化”
1.2 海外青年志愿者意涵
1.3 以“中国对外援助、海外青年志愿者”为主题的学术研究
1.3.1 中国对外援助研究
1.3.2 中国海外青年志愿者及美国和平队的研究脉络
1.4 主体内容
第一章 进程: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缘起及发展
1.1 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的缘起
1.1.1 第一次出征仪式
1.1.2 海外青年志愿者项目的缘起
1.2 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派遣的三大阶段
1.2.1 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派遣的总体情况
1.2.2 海外青年志愿者派遣的三个阶段
1.3 小结
第二章 评估:中国海外青年志愿者特色、局限及反馈
2.1 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派遣的特色与局限
2.1.1 中国海外青年志愿者派遣的特色
2.1.2 中国海外青年志愿者派遣的局限
2.2 志愿者评估
2.2.1 三大管理部门:对海外青年志愿者评价有很大差异
2.2.2 接受国官方及民间对海外青年志愿者项目的评价
2.2.3 海外青年志愿者自我评价
2.3 小结
第三章 分析:海外青年志愿者派遣困局的体制原因
3.1 中国对外援助偏好排列及其历史沿革
3.1.1 中国对外援助的三大阶段
3.2 中国对外援助体制与海外青年志愿者
3.3 小结
第四章 国际经验:美国和平队与日本协力团特色分析
4.1 美国和平队保持持续派遣的原因分析
4·1.1 以培训作为基石的志愿服务
4.1.2 细致到位的隐形管理机制
4.1.3 深入社区实在生活的志愿者
4.1.4 自我衍生修正的体系
4.1.5 和平队的意义
4.2 日本协力团的特色
4.2.1 日本协力团志愿者派遣的基本信息
4.2.2 日本协力团志愿者派遣
4.2.3 日本协力团的三个志愿者——援助案例
4.2.4 日本协力团志愿者——援助的特色
4.2.5 日本协力团志愿者对中国的启示
第五章 结论:中国海外青年志愿者如何纾困解围
5.1 对外援助的国际趋势
5.1.1 经济因素在对外援助中越来越压缩的趋势
5.1.2 技术合作与能力建设在对外援助中越来越重要的趋势
5.1.3 将受援国需求与意愿作为援助决定因素的趋势
5.2 对中国海外青年志愿者服务计划的现实建议
5.2.1 确定海外青年志愿者定位:满足服务国需要、展示中国青年善意
5.2.2 夯实对海外青年志愿者拨付资金的支持
5.2.3 分三步走战略进入服务对象国社区
5.3 小结
附录 关于中国海外青年志愿者的五个疑问
1.海外青年志愿者是否是传说中的“娇宝宝”?
2.大量的海外青年志愿者出去教中文是否属于一种文化输出行为?
3.我国派出的海外青年志愿者是否无法融人当地社会?
4.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津贴是否过低?
5.海外青年志愿者的培训是否足够?
参考文献
1.中文部分
2.英文部分
3.访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