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时代大决战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何建明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序章 幸福不能装

1.大山里那张最灿烂的笑脸

真正的幸福和欢乐是装不出来的,因为它发自内心,源于感动。

82岁的彝族老奶奶张正英根本想象不到,仅仅时隔280天,“明年就让你们搬到新房子住”这句承诺便兑现成真。

那时,张正英家还是中国西部最贫困山区之一——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凤山乡银川村的贫困户。

“当时,我像是在梦里听人家说话。”满脸岁月沧桑的张奶奶说。

现在美梦成真了,她和儿子、孙子一起住进了一套100平方米的青砖白墙的新房子。那房子比电视里的“洋房”还要漂亮,而且不用自己掏一分钱。每当有人到她家看望时,张奶奶总是笑得格外灿烂。那笑容里,洋溢着无法抑制的幸福和欢乐。

所有见过这位老人家的人,都会由衷地感叹:这才是幸福的老人、脱贫的百姓!

张奶奶是2016年9月28日搬进新家的。这里现在叫大方县凤山乡店子村“恒大幸福二村”,背靠当地有名的公鸡山,面朝一片海拔1500多米的草原风景区,有青的山、绿的草、蓝的天,以及与白云连成片的家门前的银色蔬菜大棚……

如今的张奶奶,每天推开小楼上那扇明亮的玻璃窗,看着家里屋外的美景,整个人像喝了米酒,有种醺醺然的陶醉之感!

过去的旧屋低矮破旧,现在的新居宽敞明亮,面对这天壤之别的变化,张奶奶感觉像是在做梦。老人家东瞅瞅、西看看,常常乐得合不拢嘴。用她家人的话说,就是做梦都会笑醒。

此前,凡是来过张家老宅、在她家吃过东西的人,看着她家徒四壁的窘况,没有不皱着眉头叹气的:穷,真穷啊;苦,太苦了!

张正英有两个儿子,一个打光棍,另一个虽然娶了媳妇,因为家里穷后来儿媳妇也跑了,撇下营养不良、牙牙学语的幼儿,老伴像一头默默劳作的老黄牛,跟她相依为命……

全家老中少三代,两个男劳力,一年收入却总共不足干元。两间难遮风雨的破屋,门窗不全,四壁有洞,屋内白天如黑夜,看物靠灶火。几亩瘠薄的山间坡地,只能种玉米和土豆,年成好时,一家尚可把肚子填个半饱;干旱或雨多时,全家人只能以挖野草、摘野果为生。在家操持一日三餐的张奶奶,多少回面对空锅冷灶,流干了眼泪,摇疼了脑壳……

张奶奶是踏着新中国成立的鼓点,从十几里外的大山里嫁到银川村的。那时的她正年轻,美得远近闻名。但在生活的重压下,岁月渐渐在她那张美丽的脸上刻上了道道皱纹,一年比一年深凹。

有一幕情景让张奶奶特别忧伤。那是六七年前的事,她格外疼爱的孙儿还在吃母乳时,有一天夜里,儿媳突然扑通一下跪在她面前,低声哭泣着说,她要走了,远远地离开这个无法再生活下去的家……

“你走了,娃儿咋办啊?他才一岁呀!”张奶奶当时惊得不知所措。

“妈,我管不了他啦!这日子没法再过下去,我还年轻……拜托您了!”儿媳一边哭泣,一边磕头。

“走吧!你走吧……”张奶奶低着头,挥挥手,让孙儿的母亲趁着家里男人都睡着的时分,离开这个家,离开这个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家。

“妈,我把孩子托付给您啦!以后最苦的就是您了……”儿媳低泣了一声,毅然决然地迅速起身出门,消失在长长的黑色山道上,再无音讯。

儿媳走后,张奶奶的日子更加劳累和凄苦,她既要管无事生烦的儿子,又要照顾有病的老伴,更要给幼小的孙儿当爹当妈……

就在张奶奶觉得自己再也支撑不下去时,那年年底,突然有一群陌生人来到她家。他们左看右看,个个脸色凝重。其中一位眉清目秀的中年人拉着她和老伴的手,亲切而又郑重地说:“明年就让你们搬到新房子住。”

明年?住新房子?张奶奶虽然脸上勉强地露出一丝苦笑,心里却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句话。嫁到这银川村的林家都快七十年了,听来访的干部们说“一定让你们过好日子”也有好几回了。张奶奶不怪天,不怨地,只怪怨自己命苦。苦命的人就该认命,认命的人就该吃尽人间的苦中苦。张奶奶的一生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她认定自己的儿孙也会这样走下去。

张奶奶不知道那个中年人的名字,只知道“那个人”和后来帮她家盖新房子、给她儿子安排工作的“那些人”来自一个地方,村里人都叫他们“恒大”。

“恒大”是谁?

“恒大”是好人。有人这样告诉张奶奶。

现在张奶奶知道了“那个人”和“那些人”都叫“恒大”;现在张奶奶总跟陌生人说:“那个人”“那些人”和“恒大”都是共产党派来将他们从苦日子里救出来的“菩萨”。

张奶奶住上新房子后,笑容一天比一天多,一天比一天灿烂,那是从心窝里溢出的幸福与欢乐,是我见过的所有大山里居民脸上最美、最幸福的灿烂笑容。即使82岁的她搞不太清楚我们这些外乡人到底跟她说了些啥,但她一直用笑回答我们的问话。事实上,她的笑回答了我们的所有问题。

你可知道,像张奶奶这样从心窝里溢出幸福与欢乐、脸上绽放出灿烂笑容的人,如今在贵州大方县有18万……

“敢教日月换新天”。不到两年时间,大方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不久前还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转眼间就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命运仿佛整整跨越了千年,他们能不露出灿烂的笑容吗?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顽疾,世界各国都曾经或正在为摆脱贫困而奋斗和拼搏,但即使在发达国家,今天仍然存在着大量贫困人口。更不要说那些发展中国家和落后的地区,被数量巨大的贫困人口拖累着、困扰着,平民的理想和生命被无情地毁灭。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贫困问题同样一直严重地困扰着我们的政府和人民,我们的记忆中存在着无数次有关脱贫的战斗与行动,但仍然有数量庞大的人口在贫困中挣扎。穿上一次新衣、吃上一次好饭好菜对他们都是奢望……根本不敢想能像城里人一样,过上住“洋房”,月月年年有钱来的日子。然而如今,在中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贵州省大方县,昔日贫困的父老乡亲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洋房”,月月年年手头有余钱,这种情景绝不是昙花一现,它已经板上钉钉一样在这块土地上牢牢生根了!

大方县18万像张奶奶一样的贫困户中,有两万人和她一样住上了一分钱不花的新房,并可以通过养牛、种菜、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及就近劳务等,获得人均4000元以上的年收入。

而贵州毕节地区的百万贫困人口,也将在未来三年内过上和张奶奶一样的幸福小康生活。

这是过去无法想象的事,却是如今这处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你可以从毕节地区昔日的贫困户名单中任意挑选一户、一人,做详细的检查、核实,“大数据”可以提供所有相关的实景与数字,再不然,你可以亲自去倾听他们的讲述,上门探访。

这半年来,笔者在这处中国扶贫主战场实地探寻走访,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了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如果没有这番经历,真是难以想象一个人和他的企业竟然改变了成千上万人的命运!

尽管这个人和他的企业做了善事、好事,却不想扬名、不想声张,我还是出于一个作家的本能和良知,迫不及待地想把创造奇迹的这个人和这家企业告知国人和全世界。

这个人对许多人来说是熟悉的,他叫许家印。

这家企业对许多人来说也是熟悉的,它叫“恒大”。

P3-7

后记

那些想不到的事……

我自己也没有想到,写了40年的文学作品,竟然还有一个事件如此的吸引和影响我——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一场正在进行的空前的扶贫脱贫攻坚战……

这场攻坚战的范围之广、任务之艰巨,并不亚于一场真正的战争,因为每年都要实现一千多万人的脱贫任务。这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我们要每年去“解放”一千多万贫困的人民,让他们从吃不饱、穿不暖、没事干、没房子住、口袋空荡荡的窘境中拯救出来,过上与全国人民一样的幸福、温暖和有尊严的当代中国人的美好生活。

这样的攻坚战,绝不比当年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武装战争轻松。这样的攻坚战,是与大自然的贫瘠、封闭、落后和人自身的疾病、观念陈旧、本领缺乏、文化低弱、能力有限等主客观条件进行斗争的复杂过程。因而这样的攻坚战,它是社会、民族、国家和时代整体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战斗,它考验着执政者的政策方略是否英明正确,它在考验着施政者的智慧与能力,它也在检阅参与扶贫脱贫攻坚战役的那些干部和群众的感情是否到位、工作是否扎实,甚至是他们的耐心到达什么程度,它更在考验那些身为贫困者的百姓是否被激荡起了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是否将梦想化之挥汗的创富致富的行动……它是中国在21世纪初的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一曲时代凯歌。谁参与了它,谁就将成为这个世纪的英雄——民族和国家的英雄。

我没有想到,在这场伟大的民族复兴过程中演绎的壮丽诗篇中,竟然有一个叫“恒大”的民营企业成为了这场特殊战役中的英雄。

30亿元、110亿元,另加20亿元的扶贫队员在前线所要支出的费用,一个完全靠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老板许家印能够如此大方、不求任何回报的慷慨拿出这么多钱,这就够共和国奖赏其一块英雄金牌的了!问题是,在我看来:恒大在贵州大方县和毕节市的扶贫脱贫攻坚战中所做的那些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的同时,他们更多的闪光之处,是在于创造了一种新时代的“中国精神”。这种“中国精神”里自然包含了我们熟知的无私奉献、助人为乐、施恩布德、济贫拔苦等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更有勇于担当、善于创新、任重致远的时代精神。

然而令我更感动和敬佩的是这几方面的“时代人”:

那些唱着《到人民中去》、每天不分日夜为他人操心卖力的年轻的扶贫队员,这些“80后”“90后”,是中国的明天,他们的今天让我感到了中国明天的希望,就像20世纪初我们中国人看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那些年轻的共产党人与邓中夏、王尽美等不怕流血牺牲的热血青年一样,因为他们的存在,21世纪和更远的中国未来,将是多么的美好与灿烂!我只是感到有些遗憾,因为我无法在本书中将他们的事迹与名字一一写下来。但在我的心中,也相信那巍峨的乌蒙大山,已经将他们每一个如金似玉的扶贫故事刻烙在永恒的记忆里……

另一些人,虽然他们并非是本书中的主角,然而他们在扶贫攻坚战场上、在乌蒙大地上,他们是永远的主角。没有他们的存在,恒大之前那漫长而艰辛的扶贫脱贫岁月就不可能那么辉煌、扶贫脱贫的成果也更不会那么显著。他们是对恒大的帮扶全力以赴地配合、支持、协助,甚至甘当“人梯”与奠基石的地方党政干部们。在恒大结队帮扶的攻坚战中,不用说那些扶贫队员时常甚至每天与这些地方干部们战斗在同一条战壕里,他们彼此熟悉,情如手足,亲如战友。你说陈志刚书记?你说周建琨书记?你说陈昌旭市长?你说桑维亮市长、张集智市长,还有李玉平副市长?熟,太熟了,他们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工作现场!扶贫队员们这样告诉我。我知道他们提到的这些名字,都是毕节市的领导,有的现在已经升任更高的职位,但他们在恒大扶贫队员心目中依然是可亲可近的当地“父母官”。至于说到大方县的干部,恒大扶贫队员们十有八九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张瀚时书记、陈萍县长、先后两任“指挥长”的张东副书记、杨志成副书记、徐萍常务副县长、宣传部章育部长、组织部黄海鸣部长、县委常委李天智、何逆副县长、周登印副县长,朱翔、张基贵、周德贵、段刚、胡珺、李健、张梦等局长,李春阳、张道元、文朝春、张威、赵刚等乡镇书记、乡镇长、村长……在我结束采访、准备落笔时,恒大扶贫队员们一次次真诚地对我说:没有当地干部们正确、有力和全心全意的领导与支持,我们恒大在乌蒙山区的帮扶脱贫攻坚战将寸步难行,“功勋章里有毕节、大方干部的一半”。这是恒大人的共识。这份共识中也体现了“恒大精神”中的谦和与胸怀。

自然,还有一方面的人永远值得我们记住:那就是我们亲爱的人民群众——无论是原本属于贫困户的群众,还是已经“摘帽”的非贫困群众,他们在整个扶贫脱贫攻坚战斗中是主角和主人,他们在恒大和政府的助力下,迅速改变自身的旧习惯、旧行为、旧思维,旧意识,甚至是旧脸面,成为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大地上的幸福者、快乐者。在他们的脸上,一切人间的悲欢离合,都不可能装出来。现在,他们脸上的灿烂笑容,比任何时候都绚丽、动人。我要深深地祝福他们! 而我需要着重讲到的还有一批值得我敬重的人,他们是我完成本作品过程中为我提供诸多方便的恒大人、大方人。他们都十分谦虚地再三请求不要在这里出现他们的名字,这让我感到很有些过意不去。不过,也因此令我获得了除创作之外的收获——现在他们成了我的新朋友。让我说一声:真的很感谢你们!

恒大在大方和毕节所展开的扶贫脱贫攻坚战,以及通过这场战役为当地数十万人脱贫的速度让人无法相信,那真的像风、如雷、似霞……快得你亲眼所见都无法相信,美得在你观后目瞪口呆。也许正是这种如风、如雷、如霞的快与美,似乎也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勇士”精神,以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从采访到创作如此一部大战役的史诗篇章。什么叫甘苦?大概这便是。不得不承认,中间有一份重要的“恒大精神”的激励和对恒大扶贫队员们的感情,而我期待通过这部作品,让我在创作中所获得的这份激励与感情传播到所有中国人那里,这便是本书的目的。

一个新时代已经到来。恒大人在参与贵州扶贫脱贫攻坚战中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令我欣慰地看到了21世纪的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与昂扬姿态。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不远处的前方……

2018年1月10日于北京

目录

序章 幸福不能装

 1.大山里那张最灿烂的笑脸

 2.“菩萨”伸出的手

 3.孩子回家了

第一章 冲锋号响起时

 4.第一时间

 5.你可知中国真实的贫困?

 6.时不我待,行动吧!

 7.30亿就这么定了!

 8.一腔深情,一笔掷地

第二章 出征乌蒙山

 9.热血宣誓

 10.荡漾山风的课堂

 11.到乌蒙山去!到扶贫前线去!

 12.到人民中去,俯身亲吻大地

 13.捧出我的心,敲开你的门

第三章 决战时刻

 14.一月烽火

 15.二月暖心

 16.平地惊雷

 17.万家灯火

第四章 精准的功夫

 18.星火燎原

 19.大棚的秘密

 20.牵住牛鼻子

 21.落地生根

第五章 沙场铸铁军

 22.眼睛看得见的捷报大单

 23.收获铁军

 24.恒大模式

 25.致敬,仍在远山的你们

后记 那些想不到的事

内容推荐

在全国政协鼓励支持下,恒大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从2015年12月开始结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年无偿投入30亿元,通过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和保障扶贫等一揽子综合措施,确保到2018年底大方县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目前,已帮助12.73万人初步脱贫。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聚力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2017年5月,恒大将帮扶范围扩大至毕节全市10县区,再无偿投入80亿元,累计投入110亿元资金,派出2108人的扶贫团队,通过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等措施,到2020年帮扶毕节全市现有92.43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通过帮扶实践,在贵州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全力推动下,当地党委政府和恒大集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扶贫领域开创了政企合作的全新模式,优势互补、高效协作,形成了强大的脱贫攻坚合力。恒大帮扶不仅改变了贫穷地区落后的面貌,更通过市场化手段有机连接,建立起长效持久的扶贫、脱贫机制,为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新路子。

何建明著的《时代大决战》以长篇报告文学的形式全景展现了恒大集团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几年来的精准扶贫之路,系统总结了精准扶贫的恒大经验,生动反映了扶贫一线工作人员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

编辑推荐

《时代大决战》由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亲自执笔,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全景展现了恒大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结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累计投入过百亿元资金和大量人力,通过各种精准扶贫措施助力毕节全市打赢整体脱贫攻坚战。作者通过大量的实地走访和调研,用饱含深情的笔墨为我们呈现了精准扶贫前线一桩桩生动的事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反映了奋战在中国最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人员与当地党政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系统总结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恒大经验”,以及其中体现出来的无私奉献、济贫拔苦、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的新时代“中国精神”。

作品弘扬了时代主旋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各地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2: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