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知识带给我们什么/全民阅读中国好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冯欢编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好学不倦的孔子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不仅渗入到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一大部分人将近2000年。

在孔子小的时候,家里的生活比较困难。因此,他没有办法继续读书求学。在那个时代没有什么学校,而且书籍也只有少数的贵族家里才有。孔子的丰富渊博的知识,完全是靠刻苦自学得来的。

孔子学习十分勤奋,他是一个好学不倦的人。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流传着他那“韦编三绝”的故事。

那是在孔子50多岁的时候,为了研究深奥难懂的《易经》,孔子把《易经》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仔细的推敲。

结果,由于看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连穿在书上的牛皮绳都给磨断了。断一次,孔子就换一次,一共换了三次,故称“韦编三绝”。孔子勤奋读书从此可见一斑。

孔子是一个知识广博的学者,他还很喜欢音乐。有一次,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师襄子先教了孔子一支曲子,孔子学得很认真。十来天过去了,他还在反复练习这支曲子。

“可以学一支新曲子了。”师襄子说。

孔子却回答:“我只是学会了曲谱,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

过了几天,师襄子又对孔子说:“你已经掌握了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

“我还没有领会这支曲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孔子回答。

又过了几天,师襄子说:“这一回总可以学新曲子啦,你已经理解曲子的思想感情了。”

孔子仍不同意:“我还不能通过这支曲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作曲者的为人。”

经过反复琢磨,孔子终于领会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和了解了作曲者的为人。他向师襄子讲述了自己的看法。师襄子听了大吃一惊,感到他对乐曲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孔子这样刻苦学习,使师襄子非常佩服。

飞卫刻苦学射箭

那是在古时候,有一个名叫纪昌的人,他非常佩服一个叫飞卫的射箭能手。飞卫是著名射手,同时他也是甘蝇的学生,后来飞卫的射箭技艺超过了师傅甘蝇。于是,纪昌决定拜飞卫为师,跟他学习射箭。

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想要学好射箭的本领,先要坚持练好不眨眼睛的过硬功夫。等你练到盯住一个目标,眼睛能一眨也不眨的时候,再来见我。”

听了老师的教导,纪昌就回家练习不眨眼睛。妻子织布的时候,他就仰卧在织布机下面,睁大了眼睛,牢牢地盯着织布机一上一下的脚踏板。

这样一练就是两年,就算是有人拿锥子尖抵到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能睁得圆圆的,一眨也不眨。纪昌认为自己不眨眼睛的功夫已经练得差不多了,就跑去拜见飞卫,把练习不眨眼睛的成绩告诉他。

飞卫听了,说:“这还不行。你才练了不眨眼睛,还得继续练习看的过硬功夫。这看的功夫要练到看小的东西就好像看大东西,看极其微小的东西好像看很显著的东西才行。等你练到能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时,再来见我!”

纪昌听了老师的话,又回家刻苦地练起来。他用一根牦牛的毛把虱子拴住,吊在朝南的窗户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它。10天之后,他看着虱子渐渐地越来越大了。这样,又过了三年,他再看那虱子时,虱子就像车轮子一样大了;再看别的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

这时,纪昌高兴地跑去拜见飞卫,把自己练习看的成绩告诉他。飞卫听了,很高兴地拍拍纪昌的肩膀,说:“祝贺你,纪昌,你看的功夫已经练到家了!”这时候,飞卫开始教纪昌怎样拉弓,怎样放箭。

经过长时间的苦学苦练,有一天,纪昌用一把燕国的牛角做成的弓和北方的蓬竹做杆的箭来练习射虱子,只听“嗖”的一声,箭穿透了虱子的胸部,但是悬吊它的牛毛却没有断。

飞卫看见了,拍着纪昌的肩膀说:“纪昌,这才是一个百发百中的神射手啊!”

P1-4

目录

好学不倦的孔子

飞卫刻苦学射箭

凿壁偷光的匡衡

张仲景立志著医书

贾逵隔篱偷学

陶渊明求知的妙法

善于观察的王戎

刘知几对史学的探索

扔饼学画的吴道子

作诗推敲的贾岛

米芾认真学字

刘勰写《文心雕龙》

放牛读书的王冕

刻苦求知的宋濂

七录七焚的张溥

鸡鸣就枕的黄宗羲

勤记好学的方以智

王夫之隐居著述

治学严谨的顾炎武

阎若璩勤以补拙

孔尚任著《桃花扇》

吴敬梓创作《儒林外史》

多方求教的袁枚

善于思考的戴震

练恕十一岁写史

博览群书的鲁迅

陈寅恪勤学敬业

肖楚女以能者为师

谦虚好学的郭沫若

窑洞著史的范文澜

陈毅登门求教棋艺

老舍心底“真正的教师”

夏衍十年写出《包身工》

冰心热爱读书

薛暮桥狱中求学

终身努力的舒同

王季思以诚待人

林巧稚勤奋学习

何天自学科学报国

不断学习才能进步

晓碹靠学习改变命运

精益求精学画的青年

转换思路的拾荒者

永争第一的精神

学会主动学习

记住自己的优势

学习不是最枯燥的事

知识是最大财富

善于总结的丘吉尔

施罗德寻找学习机会

不要虚度时光

在书橱前读书的少年

自学成才的化学家

不会数学的园艺家

序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因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全民阅读问题。既然是全民阅读,就要满足全民阅读兴趣,要是阅读盛宴,是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充分享用的大餐。那么选择阅读大众化故事,就是全民盛宴最好美味。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比较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讲述,十分具有阅读性和娱乐性,更具有深入浅出的启发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最佳读物。

故事其实就是我们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饱含丰富寓意,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社会道德和性格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作用。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也有灿烂的文化艺术,更有智慧非凡的人民群众。自古以来,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好故事,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浓缩了中国大众做人做事的智慧。这些美好故事,是我们民族的基因,曾经哺育着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茁壮成长,使我们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今,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升级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如何加强思考,吸取精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美好故事呢?

特别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在与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塑造形象、传递信息、表达价值,寻求共识与自我意识、语言学习与文化自信等,用世界各国人民能够理解的方式说出我们中国人的特征,那么,中国故事就是最佳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同时,我们要展望世界,理解世界,与各国人民增进交往,通过阅读各国故事,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也是最佳的理解交流方式。为此,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特别编撰了本套丛书。每册故事内容相辅相成,优化配套组合,自成体系,又相互补充,组成了中国好故事的完美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可读性和启迪性。

这些中外最具有智慧性的美好故事,短小精悍,意蕴隽永,充满了睿智的哲理,最容易使广大读者阅读,也最能打动心灵。一粒沙子蕴含一个世界,一滴露珠足以反映太阳光辉,一则小故事饱含世间大道理,这就是每一篇故事的魅力。从这些最感动心灵的小故事里,广大读者可以吸取心灵智慧之光,并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感召,融入进永不停止的人生追求。

内容推荐

冯欢编著的《知识带给我们什么》属于《全民阅读中国好故事·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系列丛书之一,包括《多方求教的袁枚》、《永争第一的精神》、《知识是最大财富》等故事,这些最具有智慧性的美好故事,短小精悍,意蕴隽永,充满了睿智的哲理,最容易使广大读者阅读,也最能打动心灵。

编辑推荐

《全民阅读中国好故事》系列丛书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每册故事内容相辅相成,优化配套组合,自成体系,又相互补充,组成了中国好故事的完美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可读性和启迪性。

冯欢编著的《知识带给我们什么》属于《全民阅

中国好故事·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系列丛书之一。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5:5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