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旅程,完整呈现。王凯编著的《孝的长征》最原汁原味的孝道之行,最感人肺腑的旅行纪实,前所未有的旅游方式,深入内心的旅游内涵,用第一视角完整展现“感恩号”的孝道长征。
反响强烈,全民关注。“感恩号”事件备受瞩目,中华孝道发人深思,国内外上百家媒体深入追踪和采访,日韩等国追踪报道,其孝行感天动地。
| 书名 | 孝的长征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王凯 |
| 出版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纪实旅程,完整呈现。王凯编著的《孝的长征》最原汁原味的孝道之行,最感人肺腑的旅行纪实,前所未有的旅游方式,深入内心的旅游内涵,用第一视角完整展现“感恩号”的孝道长征。 反响强烈,全民关注。“感恩号”事件备受瞩目,中华孝道发人深思,国内外上百家媒体深入追踪和采访,日韩等国追踪报道,其孝行感天动地。 内容推荐 6旬孝子自制人力班车,拉着8旬老母亲,徒步走近50000里,跨越1000多个城镇,用坚实的脚印丈量祖国的大地,用感恩的目光欣赏大河山川。 王凯编著的《孝的长征》中一段感恩旅程,铸就了中国孝子的典范。孝行天下,晴暖万家。让我们一起,将孝的长征进行到底! 目录 推荐序 第一部分 兄弟感恩集结号:带上父母,出发吧! 父亲的夙愿:重走南下之路 第一代“房车”遗憾“夭折” 母亲的心事:还想出去看看风景 “感恩号”出师表 第二部分 (上)黑龙江—香港:我的中年,你的暮年 (2007.9.24—2008.6.16全程20000里) 黑龙江:离开了家乡,离不开家 吉林:“别走了,我们回去吧!” 辽宁:“叔叔,等等,我叫爸爸来看!” 北京:把“感恩号”拉到了天安门 河南:你把爱留下,我把情带走 湖北:脱得掉军装,脱不掉军威 湖南:崎岖路上的温暖人家 广东:越过南岭过元旦 香港:这不是做梦,是圆梦 第二部分 (下)返程之旅:走不同的路,看不同的风景 广东:徒步返程,危情时速 江西:特别的人,特别的爱 山东:亲临孝道发源地,感受孝道文化 北京:与奥运会擦肩而过 辽宁:辗转葫芦岛,传递赈灾情 黑龙江:了心愿,归故里 第三部分 黑龙江—台湾:尽不完的孝,走不完的路 (2009.9.11—2010.4.28全程17000里) 黑龙江:宝岛发来邀请函 河北:84岁落泪的老人 河南:意外遭遇暴风雪 安徽:绕道700公里,圆母亲的“追星梦” 福建:难忘的城·难忘的人 后记 试读章节 母亲的心事:还想出去看看风景 父亲走后,我不放心母亲,就让她跟我生活在了一起。有一天中午吃饭,母亲突然对我说: “老儿子,妈心里一直有个事儿。” “啥事儿,妈?”我好奇地问道。 母亲放下筷子,看着我说:“我总觉得你爸说的‘拉着房车出去看看风景’这个想法挺好。” 我心里一震,愣了几秒,随后回过神来,笑着问:“妈,你想上哪儿呀?” 母亲想了想,呵呵笑了两声,说:“去好地方呗,北京、香港,这些都是好地方吧!” 母亲没什么文化,对全国各地的区域和景点都不了解,对地理位置更是没有概念,她不知道北京、香港到底在哪里,距离我们的家有多远,只是看电视和听别人说过,这些地方是大都市,是好地方。母亲一提到这些地方,眼睛都是亮的,这让我再次想起父亲当时跟我诉说愿望的样子,于是我坚定地说:“好,妈,你老儿子一定让您老看到北京、香港。” 如果当初父亲没有提过这个愿望,母亲自己是想不出这个事情的,即便是想出了,我们也未必在意。但是,父亲走后,母亲再次提出这个愿望时,我特别上心。老天爷仿佛重新给了我们一次尽孝的机会,让我们弥补对父亲的遗憾。 我趁母亲不在身边的时候,给大哥打电话说了母亲的愿望。我说:“哥,父亲带着遗憾离开了我们,我们不能再让母亲有一天带着同样的遗憾离开我们,那样我们就太不孝了。无论如何,我们这次都得让母亲实现这个愿望。” 大哥听了立即说:“行,咱哥儿俩想到一块儿去了。” 我和大哥这次坚定了信心,发誓不能再像第一次那样动摇了。这一次,我们打算“先斩后奏”。于是,我和哥哥开始偷偷打造“第二代房车”。有了做“第一代房车”的经验,做“第二代房车”便显得得心应手,车体的各方面都有了大大的改进。此车长2米,宽1。6米,高2。4米,车身为绿色,窗户和边框刷了黄色的漆,外观十分美丽,整体像个大花轿。车子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放日常生活用品。相对于哥哥来说,我瘦小一些,所以我住在中层,母亲和哥哥住在下层。车底还有一个箱子,装一些冬季用的棉衣。整个车架全是方钢焊接,四壁是保温板,隔凉隔热,四面安有推拉玻璃窗,便于母亲观光望景及取暖采光。车子顶部,四角依旧镶有四条金龙,象征着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车尾部扣着凉棚,便于在后面推车的人避风避雨;车子后面还装有一个备胎架;车前方有一个活动自如的车把,以便转弯调整方向,同时也便于母亲上下车。人走便是车,住下即是家,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车的正前上方,印有“感恩号”三个大字,非常醒目。 “第二代房车”不便宜,花费了5000元。我们看着造好的“感恩号”,心中有了非常美好的憧憬。这个房车虽然很小,但是我们认为,它将是世界上最温馨、最幸福、最和谐的“家”。哥哥不由得作了一首小诗以表达内心的喜悦。 小小房车天地宽, 母子三人住其间, 不怕路上千般苦, 感恩何惧万里难。P16-20 序言 用脚步丈量孝道 王凯、王锐走进《天下父母》演播室,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但这期节目带给我、带给电视观众的,却是长久的感动与激荡。再后来我们山东电视台评选“全国十大孝子”,王凯、王锐又以高票当选,当他俩再次走进我们的演播室,用他们质朴的孝心,再次感动了亿万观众的时候,王凯、王锐的名字,就深深嵌进了我的心底,让我从此难以忘怀。 再到后来,我走进传统文化论坛,和王凯、王锐见面的机会多了,成了很熟悉的人。我们志同道合,说话做事总能走到一起,总觉得和他们在一起是件很开心的事,这或许就是缘分吧。所以当听说兄弟俩要出书,我当然很高兴。高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故事 再好也需要流传,而文字的流传是最久远的;二是通过对兄弟俩故事的整理,会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来启发、感动更多的人,让我们社会的孝的正能量增长得更多、更强。 他们兄弟俩的故事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复杂,带着母亲去旅行,步行几万里,游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可沉下心来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其实这是件挺不容易的事。首先,你要把一切都放下,稳定的工作、足以养家糊口的收入、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你要说服亲朋好友让大家放心;你要战胜所有人的怀疑、排斥、不理解;你还要战胜对未来不可知的恐惧,对所有可 知困难的挑战,严寒酷暑、风餐露宿、喜怒哀乐、世态炎凉等,想想都觉得可怕。可是兄弟两个以大无畏的勇气、义无反顾的强大自信战胜了这一切。他们一路走来,证明了人性的强大,证明了孝能量的强大,证明了《孝经》上那句穿越历史时空,至今还在铮铮作响的千古名言的伟大,“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在没有学习圣贤经典之前,我看到这句话的第一感觉:这是古人的修饰之词,渲染之句,不足以信。可学习了传统文化经典几年之后,随着我看到的、听到的越来越多,我发现有数不清的证据可以证明老祖宗的这句话真实不虚。 走路,是我们人类的本能,几乎每个人每天都会走路。人的一生要走很多的路,可试问一下,你一生走了多少有价值、有意义的路?走了多少能带给自己、带给家人、带给别人欢乐与幸福的路?而王凯、王锐兄弟俩,正是将自己的生命转换成脚步,将脚步转换成里程,将里程转换成孝心,又将孝心转换成了幸福。 脚步是可以计算的,里程也是可以计算的,可兄弟俩用脚步丈量的孝道却是无法计算的。它对整个社会彰显的正能量也是无法计算的。 有多少儿女就是听了他们的故事,看了他们的行动,开始有了觉醒,开始有了感悟,开始有了行动。他们就像一束火把,不停地燃烧,不停地传递,照亮了自己的人生路,也照亮了很多人的人生路。这个世界有很多职业,可他们选择了一个这个社会最需要的职业,孝子!而且是职业的孝子!可能有人觉得他们的作为不值得大书特书,他们没有生产多少可计算、可衡量的价值,可是我要说, 他们耸立起了一座丰碑,一座可以彪炳史册的丰碑。因为我们的社会太需要孝子了。 中国的文化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又很简单,简单到用几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中国的文化是可以化人的文化。什么样的文化可以化人?当然是道德文化,而道德的根本就是孝道。所以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就是这样一句话: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道,就是中国文化共同的根基。从这里入手,就能解决最为关键,又最为重要的道德难题。人的道德问题解决了,家庭的、社会的、国家的很多问题也就解决了。所以中国古人将治国看得很简单,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多轻松、多智慧、多大气,这就是中国人的胸怀,中国人的智慧! 好了,再说就多了。王凯、王锐说得不多,做得多。和他俩相比我很惭愧,我是说得多,做得少。我要向他们学习,见贤思齐,争取也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孝子。 我真诚地祝愿他们的老母亲长寿百岁,祝愿哥俩健康幸福!祝愿他们一家人和和睦睦,快快乐乐,直到永远!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孝文化传播委员会副主任 山东卫视《天下父母》栏目总导演吕明晰 后记 “一个母亲,两个儿子,37双磨破的鞋,跨越1000多个城市,517天走过3.7万里,这一段感恩的旅程,铸就了中国孝子的典范。这就是他们孝行天下、情传万家的理由!”这是阎肃老师在“2011中国十大孝子”颁奖盛典中对我们哥儿俩的颁奖词。 孝道的表现方式有许多,我们哥儿俩只是尽自己所能,用最原始的方式表达了我们对母亲的孝心。人这一辈子,可能会丢失很多东西,唯独孝心,是一定不能丢失的。一个心中无孝的人,就像一个流离失所的流浪者,没有了精神支撑,也丧失了生活的动力。孝行通万物。一个有孝心的人,家庭才能幸福,事业才能腾达,财运才能亨通。父亲母亲是我们的生命之根,我们只有尽心孝敬他们,打好生命的根基,才能成才立世。 我们一家人都来自黑龙江省兰西县这座小县城,我们哥儿俩虽然都是小学文化,但是孝敬父母这项传统美德我们却一直铭记于心。孝行与学历、金钱、地位等无关,它是最质朴和真实的一种行为。尽管我们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对母亲的爱,但是却可以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为母亲创造一次最舒适的旅行。孝敬父母这件事,不在于我们是谁,我们拥有什么,而在于我们能够为他们实实在在做些什么。所以,作为华夏儿女,我们一定要将孝道精神传递下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心怀父母,随处感恩。 《孝的长征》是经我们哥儿俩回忆,饱含真情共同完成的。本书记录了“感恩号”三次孝道之行一路上所发生的典型事件,书中所叙述的人和事都让我们记忆犹新,永生难忘。在行进的路上,我们不仅仅带母亲看遍了祖国美景,还带母亲切实感受到了世间的温暖与美好。八旬有余的母亲,一路上尽是欢声笑语,从她精神抖擞的状态中,我们看出了这一次次旅行带给母亲的无尽欢乐。更让我们哥儿俩欣慰的是,母亲不仅心情愉悦了,身体也更加硬朗了。可见,适当的外出旅行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还是非常有益处的。 感恩之旅仍在继续。2013年9月中旬,弟弟王锐带领两组家庭从北京出发,经过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省,计划到达海南,带母亲们游览途中美景。“感恩号”车队,承载着我们对中华孝道的理解,沿途我们会给路人作演讲、发《弟子规》等有关孝道的小册子。2013年11月,哥哥王凯也开始在全国偏远地区,特别是到落后农村进行孝道演讲,激发人们的善心,唤醒人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感恩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父母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我们,我们有责任让他们过上舒适的晚年生活。我们哥儿俩愿秉承“孝行天下,情暖万家”的理念,将孝道精神弘扬下去。“感恩号”走过的路越来越长,渐渐地,人们不仅欣赏美景,还欣赏美德。我们想,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孝道,一定有越来越多的父母能够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 “感恩号”的孝道之行,我们需要感恩太多的人。谨以此书感谢那些在路上给予我们帮助的好心人,感谢你们在我们遇到困难时,为我们排忧解难,衷心祝愿你们生活和睦、阖家幸福。再多的文字,也难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就让“感恩号”带着我们的感恩之情一直走下去,让我们一起弘扬中华孝道,给父母一份最踏实的晚年保障,给子孙一份最朴实的成长礼物! 王凯王锐 2013年11月lO日 书评(媒体评论) 王凯、王锐兄弟,把老人从黑龙江拉车一直拉到香港,这个距离是非常遥远的,那么用这种方式去圆老人一个梦,这事情本身,他们做到了,而且我觉得这件事情的本身确实是非常感人的。 ——现代著名诗人汪国真 古人认为,“孝”重心不重行,但,只有重心又重行的“孝”才能感天动地! ——电视节目主持人文文 母亲有个愿望,他们用人力车来完成,其中的艰辛,没有一颗孝心是做不到的,这么孝顺自己的母亲,他们代表了中华民族孝顺的典型。 ——著名演员张少华 读了王凯、王锐老师的故事,我很震撼。我们很多人都心安理得被父母的爱与亲情包围,却不曾认真去想该如何回报,而从他们身上让我看到,反哺的爱有多质朴、多有分量。关于孝我们应该做得更多一些。 ——“30年父女合影”主人公大萌子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