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秀才握着宋老先生的手,一直送到郊外。他自我介绍说是长山县张某。临别时又作诗相赠,具体内容全忘了,仅记住“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两句。宋老先生骑上马告别张某离去。
等回到家里时,豁然如梦初醒。这时,他已死去三天了。老母亲听见棺材里有呻吟声,赶忙将他扶出来。过了大半天,他才能说话。家里派人到长山县一带去打听,果然有张某此人,就在这天死去了。
后来过了九年,宋母果真去世。等到为老母办完丧事以后,宋老先生沐浴更衣,进房安然而死。他岳父家住在县城西门内,这天忽然见宋老先生乘坐雕饰华丽的马车,并有众多随从陪同而来,登堂拜别。
大家都很惊疑,却不知道他已经成了神仙。当岳父家的人奔走乡里去询问时。宋老先生已经去世了。
宋老先生有自记小传,可惜经过丧乱以后失传了,这里所记不过是个大略罢了。
尸变
阳信县有位老翁是本县蔡店人。他和他儿子在路边开小店做生意,也供过路的商人住宿。有四个车夫,经常从这里过往贩卖东西,每次都要在他家里住。
一天黄昏时分。这四个人一起来到店门口,要求投宿。但老翁店里已经客满了。四个人商量了一下,觉得再也没有别的去处,就坚持要老翁想办法安排他们住下。老翁沉思了一下,想起有一个空地方可以住人,只是怕客人们不满意。客人们说:“我们只求有一间侧房能够安身歇息就行,哪里还敢挑来拣去的呢?”
原来,老翁儿媳妇刚刚死去不久,尸体就停放在将要让客人留宿的这间屋子里。儿子出门去购买棺材,还没有回来,老翁想着这灵室还算安静,就领着客人们穿过通道到了那里。客人们进到室内,只见里面桌案上灯光昏暗,桌案后面搭着布帐,布帐后面停着一具女尸,纸糊的被子盖在死者身上。他们再看看要住的地方,是与此仅隔一个门的房间,放着连在一起的床铺。算是一个通铺。这四个客人白天奔波赶路,实在疲乏极了,头刚一挨枕头,就都睡着了,鼾声又粗又重。
其中有一个客人还处在似睡似醒的蒙咙状态,突然听到停尸的灵床上有嚓嚓的响声。他赶紧睁开眼睛看去,只见灵前的灯光将他所能看到的一切照得非常分明:那女尸竟然揭开纸被坐起来,一会儿工夫便下了床,慢慢地走到四个客人的卧室里来了。客人见那女尸脸上呈现出淡淡的金黄色,额头上戴着一圈生丝绢。女尸走到客人床前,把那熟睡的三个客人都扑扑地吹了一遍。醒着的那位客人见此情景,恐惧极了,害怕女尸也来吹他,就悄悄地拉着被子把自己的头完全盖住,在被窝里屏住呼吸,连唾沫也不敢咽,静静地听外面的动静。不一会儿。女尸果然来到他跟前,也像对别的客人那样,把他吹了一遍。后来.他感觉到那女尸出了卧室,然后,又听见灵床和纸被的响声。客人胆战心惊地掀开被角,往灵床那边窥视,看见女尸仍然像先前一样僵卧在那里。客人更加恐惧,不敢出一点声。他在被子里悄悄地用脚蹬三个同伴,但是他们连动都不动一下,他想来想去没有别的办法,就准备穿上衣服逃跑。
客人刚刚提起衣服要穿,突然又听见外面灵床响起嚓嚓声。客人害怕极了.急忙又躺下,把头缩进被子里,他感觉到那女尸又来了,一连吹了好几遍才离去。过了一会儿,灵床又有了响声,客人知道女尸又躺下了,于是从被子里慢慢伸出手摸到裤子,急忙穿上,也来不及穿鞋,光着脚就往外跑。那女尸也随即离了床,似乎要来追赶他。等女尸离了帐子,客人已经拉开门栓,撒腿跑出了屋外。女尸也紧追着奔跑出来。客人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呼叫救命,但村里的人却没有一个被惊醒的。客人想去敲主人家的门,但又害怕来不及而被女尸追上,就只好在去县城的路上拼命逃窜。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