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由小林清之介改编的,高桥清绘画的《法布尔昆虫记》,让小朋友们换了一个方式来阅读这部科学经典。这套书用简洁的语言、可爱的插画、活泼的故事情节描绘了法布尔原著中具有代表性的昆虫,讲述它们的生活,展现它们的个性,处处流露出对它们的喜爱。
小朋友们可以透过文字看到它们的喜怒哀乐,故事情节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小朋友们的阅读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神秘好奇心,培养他们尊重生命、亲近自然、热爱科学探索的精神!
《法布尔昆虫记(6天牛与象鼻虫的故事名家名绘版)(精)》为第六部,讲述了天牛和象鼻虫的故事。
| 书名 | 法布尔昆虫记(6天牛与象鼻虫的故事名家名绘版)(精) |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 作者 | (日)小林清之介 |
| 出版社 | 中国人口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套由小林清之介改编的,高桥清绘画的《法布尔昆虫记》,让小朋友们换了一个方式来阅读这部科学经典。这套书用简洁的语言、可爱的插画、活泼的故事情节描绘了法布尔原著中具有代表性的昆虫,讲述它们的生活,展现它们的个性,处处流露出对它们的喜爱。 小朋友们可以透过文字看到它们的喜怒哀乐,故事情节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小朋友们的阅读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神秘好奇心,培养他们尊重生命、亲近自然、热爱科学探索的精神! 《法布尔昆虫记(6天牛与象鼻虫的故事名家名绘版)(精)》为第六部,讲述了天牛和象鼻虫的故事。 内容推荐 小林清之介著的,高桥清绘画的《法布尔昆虫记(6天牛与象鼻虫的故事名家名绘版)(精)》里要给大家讲的,是长着长长触角、外形非常帅气的天牛的故事。天牛的幼虫在树干中挖了一条又细又长的通道,它的整个幼虫时期都生活在这里。 另外还要讲一讲象鼻虫的故事。个头儿小小的象鼻虫能将树叶切开,像折纸一样将树叶折叠起来,然后在里面繁衍后代。 目录 天牛 树里的通道 天牛宝宝 听不见声音,也闻不到味道 造一个卧室 心情倍儿爽 象鼻虫 嚼啊,嚼啊,好吃的树叶 象鼻虫的摇篮 《昆虫记》笔记——致家长和老师们 试读章节 树里的通道 庭院里有一棵大树。那是一棵非常古老的橡树,树皮都裂开了,有些地方还向外溢出一些粉末状的东西。啊,我知道了,这是天牛的粪便。天牛的宝宝们就住在树洞里。 好想看看树洞里的样子啊!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切下一段比较粗的橡树枝,掰成两半,让我们一起看看树枝里面的情形吧。 啊,有啦有啦! 树枝里面住着两只白色的毛毛虫。一大一小,大的有拇指那么粗,小的有铅笔那么粗。它们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藏身之地暴露了,依然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没有一丝惊慌失措的表情。 大家都见过天牛吧,那个长着两根长长触角,外形非常帅气的虫子。可是它的孩子,竟是这样一副奇怪的样子。 跟蝴蝶啊,蜻蜓啊一样,天牛也有很多种类。天牛的种类不同,它们选择寄居的树木也不一样。 黄星天牛寄居在无花果树上,竹虎天牛寄居在竹子里,杉天牛则寄居在杉树上。 我们现在调查的是寄居在橡树上的粟山天牛。 成年天牛像机器人一般,浑身上下都是硬邦邦的。无论是身体或是触角,都坚硬无比。然而天牛的幼虫却是非常软糯的样子,就像《搜神记》里面的小妖怪一般。 这样一只小小的虫子,是怎样进入到树干,还在树干里寄居的呢? 让我们用放大镜来看一看天牛的幼虫。哎呀,好一张厉害的嘴啊!就像木匠师傅用的凿子一样尖锐。 天牛幼虫浑身白白胖胖、软软糯糯的,只有嘴是黑色的,而且还这么坚硬,就像在小宝宝的嘴里装了一个鸟喙。 天牛的幼虫就是靠这张嘴,不断噬咬树干,进而在树干里打出一条通道的。 之前我们曾有说过关于粪便的问题吧!天牛的幼虫也是一边不停地噬咬树干,“好吃,好吃,真好吃啊!”一边向前蠕动,粪便也被不断地制造出来。 前面打通了新通道的同时,后面的通道也随之被粪便堵住了。 有时候,这些粪便会从树皮裂开的地方溢出来。所以,如果我们看到这些粪便,就可以判断树干里住着天牛的孩子了。 天牛宝宝 或许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天牛宝宝是怎么进入到树干里的呢? 那么,就让我来给大家讲讲吧! 一个夏天的傍晚,一只雌天牛停在了橡树上。它在树干上这儿爬爬、那儿爬爬,不停地用长长的触角碰触着树干。 “把卵产在哪儿好呢?树干凹陷进去的地方,是最好的选择了。”雌天牛一边找,一边自言自语着。 原来,它用触角碰触树干,是在寻找适合产卵的地方。 树干上,有一个被山雀用鸟喙戳出的伤痕。“找到啦,这里很不错呢!” 雌天牛,这时候可以称之为天牛妈妈了,它将产卵管紧贴在树干的伤口上,迅速地产下一枚卵。之后,将一些浅黄色的汁液涂抹到卵上面。 这些汁液马上就干了,像胶水一般将卵粘在树干上。这样,以后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卵都不会掉下去。 树上有很多凹陷的地方。有些是大风之后,树枝被刮断留下的凹洞。也有些是树皮被风吹得脱落后,树干上留下的凹陷。 无论是树枝,还是树干,只要地方合适,天牛妈妈就会在这些地方产卵。 “好啦,这下可以啦。”天牛妈妈产完卵后,张开翅膀,“咻”地飞走了。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十几天过去了。卵的外壳被戳破了,天牛宝宝从卵里面爬了出来。 那是一只小小的毛毛虫,实在太小了。天牛宝宝拼命地咬着树皮,为自己挖出一个洞穴,之后默默地钻到树洞里,慢慢地进到树干深处继续挖洞。 天牛妈妈产在各个地方的卵相继孵化了,天牛宝宝们纷纷从卵中爬出来,慢慢地潜到树皮的下方。它们在树皮的下方,“咔哧,咔哧”地噬咬着坚硬的树干。 就这样,天牛宝宝们一点一点地长大了。它们的嘴,也变得越来越锋利,越来越坚硬。 天牛宝宝就这样住在树干中,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它们慢慢地长大了。 此时已经不能再叫它们天牛宝宝了,因为它们已经长成跟成年天牛一样大小的毛毛虫了。 P2-24 序言 法国有一位名叫亨利·法布尔的大叔,非常喜欢昆虫。 有时候他会去有很多昆虫的地方,每天专注地观察它们;他还会把昆虫带回家,仔细地观察并记录他们的生活习性。 然后把调查的结果写下来,这就是我们现在阅读的《昆虫记》。 这里要给大家讲的,是长着长长触角、外形非常帅气的天牛的故事。天牛的幼虫在树干中挖了一条又细又长的通道,它的整个幼虫时期都生活在这里。 另外还要讲一讲象鼻虫的故事。个头儿小小的象鼻虫能将树叶切开,像折纸一样将树叶折叠起来,然后在里面繁衍后代。 后记 《昆虫记》笔记——致家长和老师们 天牛的故事记录在《昆虫记》原著的第四卷中,象鼻虫的故事则记录在《昆虫记》原著的第七卷中。1891年,《昆虫记》第四卷出版,此时法布尔已经68岁了。六年前,法布尔的妻子玛丽去世了。玛丽是法布尔师范学院毕业后在小学就职时的同事。在许多同事都认为法布尔是个怪人的时候,玛丽给予了法布尔莫大的支持与理解。 在玛丽卧病在床的三年里,法布尔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可她最终还是没能战胜病魔,玛丽在她64岁那一年离开了人世。法布尔从巨大的打击中振作起来,两年后,他娶了第二任妻子——23岁的约瑟芬·都提尔,比他和玛丽所生的三个孩子年龄还要小。孩子们都认为,两人的年龄差距太大,这注定是一场失败的婚姻,因此都纷纷反对他们结合。一直都愿意倾听孩子们意见的法布尔,这次却一意孤行起来,坚持要娶约瑟芬为妻。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这段婚姻却意外地和谐美满。法布尔和约瑟芬从来没有起过冲突,并且约瑟芬又为法布尔生了三个孩子,长男波尔,长女波丽奴,次女安娜。 法布尔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充当起他们的数学、化学和生物老师。后来甚至连约瑟芬也加入到他们的日常学习中,成为法布尔的第四个学生。而约瑟芬和他们的孩子们,后来都成了法布尔的帮手,帮助他完成了许多昆虫的观察工作。正因为如此,在《昆虫记》第四卷出版时,虽然法布尔已经68岁高龄,但是他的精神状态和对工作的专注与热情,毫不输给年轻人。在四年的时间里,他完成了11本科学启蒙书。 接下来我要讲讲关于天牛的故事了。在法布尔的那个年代,冬天只能靠在暖炉里烧木料取暖。秋末的时候,法布尔家里买了好多的木头。伐木工人从林场把整块木头运过来,在法布尔家的庭院里将木头劈开,做成可以直接烧的木料。法布尔对伐木工人说,如果有被虫子吃过的木头,请把它们单独放在一边,那些我要高价购买它们。而那些,正是被天牛的幼虫吃过的木头。 那时候法布尔正热衷于对各种各样的蜜蜂的研究(主要是黄蜂)。《昆虫记》原著的第四卷,整本书都是对蜜蜂的研究。在研究过蜜蜂之后,他的关注点马上转向了跟蜜蜂毫不相关的天牛。或许就是木料中天牛的幼虫,令他忽然对天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完全符合法布尔一贯任性的作风。但也正因为法布尔有着这样的性格特点,我们今天才能读到这么有趣的故事吧! 法布尔研究的是欧洲樫木栗山天牛。与日本的栗山天牛在姿态、外形和习惯方面,都非常相似。但是根据法布尔的调查,樫木栗山天牛在第三年的秋天长为成虫,在树干里度过冬天之后,在第四年的夏天从树洞中爬出来。日本的栗山天牛则是在第三年的冬天,变成虫蛹(茧之前的状态。从幼虫到虫茧中间的过度状态),以虫蛹的姿态度过整个冬天,之后在第四年的初夏变成虫茧,盛夏时长成成虫后,爬到树洞外。 还有一种叫象鼻虫的昆虫,在《昆虫记》第七卷中有所记载。在法布尔家的院子里并没有这种昆虫。他要步行到一条小河边的榛木林里,才能观察到它们。在法国南部,象鼻虫的数量极少。法布尔猜测,河岸边的这些象鼻虫,或许是因为裹在树叶卷成的摇篮里,随着河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来的。 日本也有跟法国的黄纹卷象鼻虫非常相似的象鼻虫,只是数量很少。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