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西编著的《心理学的故事:心理学就是这么有趣》精选了数百个具有启发性、具有指导意义、极具价值的经典心理学故事,剥去了心理学复杂的外衣,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剖析心理学的原理、规律和方法,揭秘了心理学的奥秘。即使不懂心理学的人,也可以通过一个个经典的故事汲取心理学的智慧,破译内心的记忆密码,解读神秘的心理效应;驱除糟糕情绪的困扰,远离亚健康的导火索;洞悉灰色心理的内涵,摆脱阴暗心理的羁绊;摒弃不良嗜好与怪癖,挣脱异常心理的毒害;跨越畸变的人格障碍,扭转走向歧途的性灵;全力地塑造阳光心态,成功地打造完美个性。
心理学是一门揭示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问。我们的生活处处涉及心理学,它能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自我性格,科学地进行职业规划,完美地处理人际关系,适时地缓解心理压力,甚至感情问题、婚姻生活、亲子教育等都能从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可以说,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许多难题就能迎刃而解。即使不懂心理学,也可以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汲取心理学的智慧,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看清事实的真相,利用心理策略洞悉人性,成就精彩的人生。
路西编著的《心理学的故事:心理学就是这么有趣》精选了数百个具有启发性、指导意义以及极具价值的经典心理学故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剖析心理学的原理,规律和方法,揭示心理学的奥秘。旨在通过阅读,为读者打开尘封心灵的锁,给心灵找个歇脚的地方。
“被精神分裂”的心理学家——刻板印象
信念的固定性不仅可能反映思维的一贯性,而且还可能反映思想的惰性。
——(俄)克留切夫斯基
某日,一个衣着整洁、文质彬彬的中年人来到美国东海岸一家著名的精神病院,要求到门诊就医。
他告诉给他接诊的精神病医生,说自己很多天以来一直幻听,这些声音时隐时现、时大时小,但“就我所能分辨的是,它们好像在说‘真的’‘假的’和‘咚咚”’。精神病医生初步判断他患了精神分裂症,并且立即批准他住院。
这个中年人住院后,没有再提及那些声音,而且行为都十分正常,但医院的医生仍然认为他是精神病患者,护士们还在他的病历卡上面记录了这样一句:“病人有写作行为。”
奇怪的是和这个中年人同室的几个病人一开始就不认为这个中年人是精神病人,其中的一位甚至说:“你看上去根本不像一个疯子,你可能是个记者,或者是个大学教授。你是来医院体验生活的吧?”
事实上,这个中年人真的是一位大学教授,而且是一位心理学教授。这位病人说对了,而精神病医生却在自己的专业上犯了错误。
原来,这是美国某大学心理研究所进行的一项心理学实验,这项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精神病医患之间的相互影响。当时,参加实验的人员除了一位心理学教授之外,还有7名年轻的心理学工作者。他们分别来到东海岸和西海岸的12家医院,全部声称自己幻听,结果无一例外地被当作精神病人给关进了医院。
住进医院之后,无论是言谈还是举止,他们立即表现得像个正常人。然而,就像那位心理学教授一样,这些人在医生的眼里是标准的“病人”,有的甚至被视为最危险的“病人”,因为他不吵不闹,还不停地写作、记笔记;在病人的眼里,他们则都是正常人,是有学问的人。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身份,他们得以公开地观察医生对病人的态度和行为。他们观察的情况令人震惊:精神病院的医生和护士一旦认为某个病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对于该病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举动,就一律视为反常行为:写作被视为写作行为,与人交谈被视为交谈行为,按时作息被视为嗜睡行为,发脾气被视为癫狂行为,要求出院被视为妄想行为,等等。结果,他们出院时费了很大的周折,从要求出院并一直做出正常表现平均20天,才得以离开医院。
上述故事中这种匪夷所思的情况其实就是我们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一种心理效应,即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且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刻板印象广泛存在,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比如美国极端的种族主义者认为黑人都是懒惰和邪恶的,我们还常听人说的“意大利人比较浪漫”“女人比较善变”等,实际上都是给同一人群“贴标签”,也就是对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说来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与人交往时,就会像削足适履的郑人,宁可相信作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就会出现错误,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
P21-22
每个人都喜欢看故事、读故事,因为它能带给我们无穷的知识和无尽的智慧;它能使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有益的启迪,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它能使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强,人格越发健全;它是我们迷失时的灯塔,也是我们春风得意时的镇静剂。正如罗斯·斯图特所说:“一个故事能改善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怡人性情,使人恍然大悟;一个故事可以使我们沉思生存之意义;一个故事可以使我们接受新的真理,或给我们以新的视野和方式去体察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古今中外最有智慧的人,也是最会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的人。他们能在纷繁的事物中,看到事物的主流;能从复杂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规律;能从曲折的过程中,看到光明的前景;能从微小的变化中,感受到即将掀起的风暴。对于个体而言,心理学在任何时候都能派上用场,我们说话办事、为人处世、求职经商、工作生活,等等,不仅仅要凭自己的诚意和能力,还要有眼力和智慧。生存靠能力,发展靠谋略,成功靠智慧。
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在竞争中,不是光凭一腔热血就能取得成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智慧。从古至今,从战场到商场,从工作到生活,人与人之间无时无处不充满着竞争和对抗,心理学的各种智慧也就应运而生并影响着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而一旦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能将心理学用得游刃有余,你就能在人生的大弈局中永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掌握并能够应用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乔治·斯格密说:“如果说人生的成功是珍藏在宝塔顶层的桂冠,那么,健康的心理就是握在我们手中的一柄利剑,只有磨砺好这柄利剑,才能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夺取成功的桂冠。”那么,怎样的心理才算健康?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怎样才能不抱怨,积极面对人生?
为了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心理学,了解自我的心理困境和他人的心理谜题,我们编撰了这本《心理学的故事:心理学就是这么有趣》。本书精选了数百个具有启发性、具有指导意义、极具价值的经典心理学故事,剥去了心理学复杂的外衣,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剖析心理学的原理、规律和方法,揭秘了心理学的奥秘。即使不懂心理学的人,也可以通过一个个经典的故事汲取心理学的智慧,破译内心的记忆密码,解读神秘的心理效应;驱除糟糕情绪的困扰,远离亚健康的导火索;洞悉灰色心理的内涵,摆脱阴暗心理的羁绊;摒弃不良嗜好与怪癖,挣脱异常心理的毒害;跨越畸变的人格障碍,扭转走向歧途的性灵;全力地塑造阳光心态,成功地打造完美个性。
希望你可以在轻松的心境下,和我们一起,听听故事,悟悟人生,为心灵打开尘封的锁,给心灵找个歇脚的地方,从而体味超越自我的人生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