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寂寞的基座/七色光海外华文散文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国)刘荒田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下车,在邮局门口把信塞进邮筒。过十字路口,从一位比我老、埋头读报的档主处买了一份今天的报纸。由于太熟悉,我连进哪个店铺、看哪个货架都能预先设计。比如,进华盛顿街一家廉价品专卖店,侧身在奇窄的过道挪动,从最里面的底层,找到几种园艺工具,但没有买下,懒得拿着四处走动之故。

前来饭聚的两位友人,一个打电话,一个发微信,都说要晚点到。那好,额外的时间用来寻春。春在往昔。我写过一首诗《四月,雨很明亮》,道出30年前效“细雨骑驴人剑门”的陆放翁,春日上唐人街寻诗的梦想:“虽说此处无驴(连黔之驴也无)/剑门太远太远/眉睫的雨却乖/尽滴人权充诗囊的篮子/最蠢是汽车的刮雨器/哕唆有如老奶奶的夏扇/何不停下,给车里人以氤氲,以明媚——一个假设的江南?”此刻若要踏青,9公里外的日本茶亭左侧有樱花林,青铜般的枝丫,一个个小不点儿的芽苞就是行将启封的春讯;金门公园名满天下的大温室外,迎春花云蒸霞蔚;虞美人和波斯菊在我家后院。至于烟水、熏风、桃花的红雨、屋檐下燕巢里的啁啾、远山布谷,这些春的“标配”,你要拥有,须买越洋机票。

算定友人没到,但我先走进饭店落座,为的是看自己印在报纸副刊的文字。打开报纸时想起一个比喻:照镜子。此刻就是。一个笑话说,夫妻逛画廊,太太是近视眼,指着面前一幅说:“这人像超难看!”先生趋近,小声提醒:“那是镜子,不是画。”平日我是类似的近视眼,但此刻多了冷静和客观,果然发现,用词不妥三处、叙事欠细一处、累赘多处。总而言之,不是东西。

友人终于赶到,点菜、吃菜。三个人,不约而同地不大吃饭,貌似较彻底地实践钱钟书的主张,“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辨味而不是充饥,变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其实不尽然,我们的目的是叙旧,唐人街的菜式近于千篇一律,说是大快朵颐,不如称为敷衍肚皮。聊天本来海阔天空,逐渐归结到逾来愈逼近的老境。女性友人说,她的洋老公从前要她发誓,将来他老了,不送疗养院,她那时年轻,答应了。现在才知道难办,一个体力有限且也上年纪的女子,怎么替病床上的大个子男人翻身,抱上厕所?我说,不谈为好,“最后一段路”是老天爷的辖区,说也白搭。我说罢打个哈哈,一句话没说出来,心里狠狠自嘲:你不是信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吗?且把撒手之前的种种“预”给我看?然后,和两位友人道别。街上的太阳真好,永远不老的是它,还有希尔顿酒店门口的马蹄莲,我经过时一个劲地鞠躬。

好了,该去买镰刀。回到老地方,细细挑选。镰刀和草以及树有关,也就是和“春”有关,唯一切题的工具。弯弯的,窈窕如上弦月。带细齿,教我想起儿时从草坡抓到的蚱蜢,那钢条般的腿也如镰刀一般。货架前的过道上下堆满了货物。一位比我老的老太太昂然而人,扬言买一种带5个钩的衣架。敬老的店员领着她往里闯,我为了让道而紧贴货架。接着,两位中年女性在我旁边找晾衣服的绳子。3个女士,一色纯正的乡音。油然想起家乡的春天,我的知青岁月。40多年前,屁股后面的皮带上插一把类似的镰刀,在乌青色天空悬挂一把雪亮镰刀的凌晨,走20多里崎岖山路,再下深谷割柴草。“千万留神刀口,柴草如果太硬,镰刀会打滑,刀口若向上,你的手指头就没了!”第一天,村里的打柴专业户这样教训我。此刻,我手里的镰刀,隐隐然带着雾一般的汗汽,空山鹧鸪的啼叫“行不得也哥哥——”绿色柴草好闻的微腥、山风。

拿着镰刀去付款。女收款员好奇地看我一眼,我趁机请她把镰刀包好,以免割伤人。她说好的,往地上捡起一张报纸。我无意间瞥见,包裹镰刀的竟是刊登我的“不怎么样”的散文的副刊。这可是万万想不到的“计划外”。我没作声。报纸是今天的,要么她刚才买来看;要么报社在送往报纸档销售的同时,送一些给商户做包装纸。不管怎样,都是天作之合。

该回家了,路上一切依然可做预测,比如路线,穿过联合广场时,空地上琳琅满目的画,注定无人购买,但画家自我感觉良好地晒着不老的太阳;比如缆车经过时的铃铛;比如文身男子春草般茂盛的胡子;比如地铁工地上秤杆似的起重机“称城市”的雄姿。但有一样,我怎么也解不透:巴士上,一个背着奇大的背囊的白人男子,头上的金发分成二三十绺,貌似黑人惯常打的辫子,但他的头发没“编”过,如何合成辫子的形状?P11-13

目录

人生到处知何似

神游市场街

唐人街风情(二帖)

“寂寞”的基座

造访一座微型城市

平安夜

阳台晚望

“哪天再来?”

岁月的甬道

女厨师试工记

水步三人行

城隍庙拾零

昨夜雨疏风骤

乡村纪事

一段诗缘

花尾渡上

向“香蕉”后代播种乡愁

却道海棠依旧

“说着”和“走着”(三帖)

“一杯热茶的工夫”

“朝三暮四”解

“拙”一回看

“捷足”辨

“对号病”

“折腰”析

“摔倒”研究

且看“极限”

新式“中庸”

“不能比这个再基本了”

另类“寄托”

中国式吵架

“但咳嗽是不能少的”

成全他人

如何善用“未尽才”

老金山·新乡愁

人生譬喻

回声

过一天算一天

“拾得”之外

“回不去了”

妈妈的“硬件”和女儿的“软件”

序言

心的宽广与光的斑斓

蒋述卓

多年来,在海内外侨界与华人社区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出现了更多的华人移民。如今,可以说,四海五洲凡有人居住之地,几乎都有华人的身影,而只要有华人居住与扎根的地方,就会有华文文学生长的契机与土壤。

从美国的“天使岛”诗歌到聂华苓、於梨华、张错再到严歌苓和加拿大的张翎、陈河、曾晓文,北美地区的华文文学走过的百年路程和取得的傲人成绩令人肃然起敬;欧洲则有从赵淑侠、池莲子、林湄、章平到虹影、杨雪萍、老木、谢凌洁等覆盖全欧洲领域的欧洲华文文学胜景;亚洲,在原来的东南亚华文文学兴盛的同时,如今的东北亚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也崛起了华文文学的山峦;大洋洲、非洲乃至中南美洲,华文作家也正在集聚着创作爆发的力量。一代又一代海外华文作家,接力华文文学创作,共同创造了海外华文文苑的庞大气象和繁盛局面。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不少海外华文作家的作品不断在国内重要文学刊物如《中国作家》《十月》《收获》《花城》《人民文学》等上发表,并屡屡获得多种奖项,拥有海内外大批“粉丝”,产生着重要影响,构成了海外华文文学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海外华文作家居住海外,有着不同于中国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他们当中有的是前好几代就已移居他国的华裔,早已融入当地的生活,他们的作品犹如一面面镜子,直射、折射或者反射着异域的种种风物风情,他们的心也似一束束充满能量的光透视着这个丰富而复杂的世界。无论是书写当下还是回忆往事,无论是叙实还是虚构,都呈现出耀眼的斑斓。欧洲的杰出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作家的创作需要有“心之光”的照射。批评家艾布拉姆斯则将欧洲文学理论的发展梳理为“镜与灯”两个喻象。文学是人学,它首先需要“心”之“光”的照射与透视,世界现实的复杂多变才能经过作家“心”之“光”的过滤与影射,呈现出斑驳陆离的七色之光——“赤橙黄绿青蓝紫”,令人心荡神移、迷醉沉浸。丛书冠名以“七色光”,正是此意。

此丛书首推八种,旨在呈现一批中生代、新生代的优秀海外华文作家的创作实绩,体现海外华文文学领域的新感觉、新面貌和新趋势。在这些作家中,有的是小说作者,他们的小说不少曾在国内外获得大奖,但他们的散文作品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尤其是在他们集子里收录了一些访谈与创作谈,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心路历程,这也是为华文文坛提供一种有益的研究资料。这些作家中还有比较陌生的面孔,有的还是跨界的作家,他们带给丛书一种清新的文风和别样的文学之气。

总之,丛书的宗旨是着眼于“新”与“透”。“新”在于新人新作,包括推出新生代的作家以及虽不为人熟知但却能展现华文文学创作新力量的中生代作家;“透”则在于表现出通脱剔透的散文风格,能透露出七色之光的散文新格局与新气象。

我们与五洲四海的华文作家一道行走在文学的漫漫长路上,我们共同在努力着!

二〇一七年六月六日

内容推荐

《寂寞的基座》是著名旅美华人作家刘荒田的全新散文选集,内容以旧金山所亲历、所见闻、所感受为主,以重回故国居住的人生体验为次。刘荒田的作品以饱阅沧桑的中年和后中年心态,融合中西的视角,选择“草根”的世俗日常生活作为材料,着力书写美国旧金山风情,创作出了具有“现实化、粗俗化、民情化、生活化”品格。其作品用笔质朴、细致、平易又充满深情;思考深沉而充满诗性和哲思色彩。本书收入的作品大都为2015年后创作的新作。

编辑推荐

《七色光海外华文散文丛书》首推八种,旨在呈现一批中生代、新生代的优秀海外华文作家的创作实绩,体现海外华文文学领域的新感觉、新面貌和新趋势。

《寂寞的基座》是其中一册,是著名旅美华人作家刘荒田的全新散文选集,内容以旧金山所亲历、所见闻、所感受为主,以重回故国居住的人生体验为次。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