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工匠精神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郭峰民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我们往往只看到了享誉世界的瑞士钟表、意大利手工制造、德国高品质产品、日本高质量的汽车和电子产品、英国手工汽车品牌、美国让人眼花缭乱的3D打印和智能制造,却没有看到潜藏在他们背后的产品精神、工匠精神、颠覆精神。对于创业和企业经营,各种所谓的时髦概念、精神、模式,当然也重要。但它们只是形式,而不是内容;只是表,而不是里;只是现象,而不是本质。郭峰民所著的《工匠精神》将告诉你一个道理:只有工匠精神,专注于产品、服务,才是创业者和企业家应该笃行的商业圣经。

内容推荐

郭峰民所著的《工匠精神》记述了:不知什么时候起,国内创业圈刮起了一股歪风——创业者张口闭口必谈:互联网思维、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等时髦新概念;020、B2B、C2C、P2P等绚烂的商业模式:种子轮、天使论、A轮、B轮、C轮、D轮融资,他们四处找天使,寻VC。创业者,好像也必须要来自BAT,否则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自己是某个创业团队的合伙人。

创业者,是时候把注意力放在产品和服务本身上来了。

整天空谈理论,大讲概念,会让企业舍本逐末,偏离企业运营的根本。只有工匠精神,专注于产品、服务,才是创业者和企业家应该笃行的商业圣经。

目录

第一章 世界长寿企业的秘密

 世界长寿企业与工匠精神

 什么是工匠精神?

 杜尚自称工匠,张艺谋自称手艺人?

 爱马仕的皮包为什么卖那么贵?

 工匠未必能成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都有工匠精神

 精益创业时代,死磕工匠精神

第二章 互联网思维不能让二流产品变一流

 给互联网思维泼泼冷水

 小米的成功只是互联网思维的功劳吗?

 互联网思维其实是极致的工匠思维

 淘汰你的很可能不是“互联网+”企业,而是“同行+互联网”企业

 商业模式不能让二流产品变一流

 营销不能让二流产品变一流

 互联网+,只是个工具

 传统行业:不要太过担心门口的野蛮人

第三章 工匠心态:扎实创业,别总想风口

 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准备,就不要出来创业

 一个创业者的自白:我就是个匠人

 具备工匠精神的创业者,是最可爱的人

 好的产品、服务,几乎不可能被颠覆

 做不到最好,就做唯一

 进入一个领域之后,你到底能做什么

第四章 精益创业:追求极致,精益求精

 谷歌还是一家网络公司吗?

 做创客:把创意变为现实

 做极客: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做“小而美”:未来商业,因小而美

 做减法:“80:20”定律的创业实践

 做精众:注意力到影响力的蜕变

第五章 做百年老店,基业长青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一眼不爱,产品便寿终正寝

 产品本身是最重要的,凑巧如果你会营销,你就赚了

 拒绝山寨,基业长青

 拒绝价格战,要高附加值

 少谈些概念,多一些务实

 有一种NB的商业模式,叫“不上市,不融资”

 海尔模式VS华为模式

第六章 死磕精神:我不在乎输赢,我只是认真

 死磕产品品质

 死磕用户体验

 死磕公司运营

 死磕执行力

 创业者要耐得住寂寞

 跟自己死磕,永不言败

第七章 像苹果一样做创造性企业

 组装还是制造

 制造还是质造

 制造还是智造

 改良型创新or颠覆型创新

 拒绝“炒作+愚弄”式的伪创新

 还要像苹果―样,懂心理学、懂体验、懂优美、懂用户感受

第八章 工匠精神之鉴:警惕陷入过于自我的漩涡

 工匠精神≠过度自我

 创业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要抓住用户痛点

 好制造不等于好产品

 好产品不等于好体验

 好服务不等于客户认同

试读章节

世界长寿企业与工匠精神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互联网+、互联网思维、P2P、020、C2C悄然盛行,创客在谈,极客在谈,大众在谈,企业家们也在谈,似乎你若是不懂得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就彻底落伍了,你若是不说上几句风投、天使投资、信息化时代、020转型,你就彻底脱离了时代。

毫无疑问,互联网思维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工具,但工具毕竟只是工具,一个孱弱无能的人即便是拿着传说中的倚天剑、屠龙刀,也根本不可能“一统江湖”;一个自身底子不够硬的企业,哪怕骨子里满满的全是互联网思维,最后也难逃败亡的结局。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互联网江湖家喻户晓的绝世高手“风清扬”马云曾经表示,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阿里巴巴的事业能够延续102年,跨越三个世纪”。

说实话,这个梦想并不算是空想,也不算是妄想,世界上没有哪一家企业不希冀基业长青。2012年的调查显示,企业界活过两百岁的“老寿星”就有将近5000个,其中日本3146个,德国837个,荷兰222个,法国196个。

中国缺少能人吗?中国的企业缺少资本吗?中国所有的行业都不够先进吗?中国的土地上孕育不出长青的企业吗?显然不是!商海浮沉变化,世事变幻无常。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实力其实都相当雄厚,之所以长寿的太少,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愿景。

是的,愿景。

在中国,企业最美好的愿景是做大做强,而在国际上,公认的企业最美愿景则是长寿。

不能说中国的企业家的目光短浅,做大做强自然是没有错的,但有些时候,“长寿”其实才是做大做强的根本所在。假如一家企业不能长久地“活下去”,那么就算它做得再大再强,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流星横空。

愿景是由什么决定的?

目标?理想?态度?资本?

不,愿景其实是由企业家的格局和信仰决定的。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当代中国商人具有的大多是商人思维。这种思维就利益角度而言,自然是无可厚非,但从长远的角度而言,却有些急功近利。换言之,中国企业之所以“短寿”,缺少的不是“养生秘方”,而是一种精神信仰,这种信仰叫做——工匠精神。

事实上,纵观古今中外,世界上所有的长寿企业没有哪一家是不具备工匠精神的。工匠精神就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秘诀。

金刚组是日本的一家建筑企业,它的资产不是特别雄厚,业务范围也很狭窄,它只专注于寺庙设计、维护与建筑。但就是这样一个在国人眼中显得“平平无奇”的公司却是当之无愧的企业活化石,因为它“活”了近一千五百岁了!

南北朝时期,金刚组就已经在日本生根发芽,以后一千多年的岁月里,哪怕国内局势如何地动荡,商海之中再怎么大浪惊天,金刚组都巍然屹立不倒。

为什么?

很简单,因为金刚组的专注、精益求精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或者,更确切地说,就是因为金刚组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什么呢?与其说它是一种精神,倒不如说它是一种文化,一种极致的文化。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诠释工匠精神的话,那么这句话肯定是“十年磨一剑”。

在日本,绝大多数企业在经营的时候从来都不去也不愿去寻找“终南捷径”,他们一直恪守本分,专注地做好一种产品、一项业务,从不想入非非,在没有将一种产品雕琢到极致之前也很少盲目地去扩大经营范围或开发新产品。

P2-4

序言

卷首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是经济深度转型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呼唤工匠精神回归的时代。

工匠精神是什么?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仰,是一个时代的气质,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品格,也是一种踏踏实实、本本分分的坚持。

2000多年前,鲁国匠神公输班发明了锯、墨斗、铲子、曲尺、刨子、钻,开启了木工时代,时至今日,这些工具依旧在建筑木工等领域大放异彩。

1400多年前,隋朝第一工匠李春设计建造了赵州桥,千年岁月流岚,赵州桥却已经屹立不倒。

每一个工匠的背后都有一个特别的故事,但所有的工匠身上却都有一种精神,那就是工匠精神。

前不久,华为集团董事长任正非在集团内部群发了一封电邮,名为:学习日本的工匠精神,一生只专注做一件事。

电邮被转发后,整个商圈中立即就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互联网时代,新常态经济下,真的还需要工匠精神吗?许多创业者感到茫然。

毕竟,现在,创业圈子中谈的最多的几乎全是大数据、是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是O2O、C2C、P2P、B2B,是天使,是VC,是风口,是飞猪。绝大多数的创业者热衷的也是策划、包装、路演、融资、上市,整个互联网经济也呈现出一种迅速迭代、唯快不破的态势。这种时候谈以慢著称的工匠精神委实是有些不合时宜。

然而,很多时候,快和慢也不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根竹子,在开始成长的前四年,因为专注于将根系深扎并延展到数百平米的地下,所以,四年一共才长了三厘米,但在扎根完成之后,第五年,竹子却以每天三十厘米的速度在疯涨,仅仅六周,就长了十五米。

竹子的成长如此,企业的成长也如此,人生是需要积累的,企业也是需要积累的。综观古今中外,大凡长寿的企业,没有哪一家是缺乏积累的,也没有哪一家是暴发户一般在没有根基的同时盲目扩张发展的。

对所有的企业来说,踏踏实实地做产品,把产品和服务做好才是生存的关键。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很好用、很强悍的工具,但它却不是神器,靠着互联网思维,靠着华丽的营销、靠着绚烂的商业模式,二流的产品也不可能变成一流。如果有一天,创业者被淘汰,那么淘汰他/她的多半不会是“互联网+”企业,而是“同行+互联网企业”。

东软集团掌门人刘积仁便曾经无数次以一个过来者的身份告诫新的创业者:“要扎实创业,别总想风口。”

互联网思维不能包治百病,真正常青的企业,如瑞士钟表企业、意大利手工制造商家、日本的城镇工厂、德国的高品质制造产品等,奉行的全都不是互联网思维,而是职业精神,是一种对产品的专注,是一种与时俱进中的精益求精。

小米手机很火,小米的互联网营销模式也被许多创业者推崇,但小米的成功,互联网思维占的分数却只有一半,另一半还是来自于产品和服务。

事实上,不管是在什么时代,好的产品和服务,都是不可能被颠覆的,或许,一个踏踏实实的创业者不能把一切都做好,但却能做唯一。磨刀不误砍柴工,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准备,创业这种事,其实也不过是镜花水月。

爱马仕的皮包为什么那么贵?瑞士的钟表为什么能享誉全球、经久不衰?是因为品质,是因为爱马仕皮艺工作室中数十数百名工匠日复一日、精益求精的雕琢,是因为瑞士钟表厂中,无数工匠一个又一个零件的细心打磨。

对于创业者和创业企业而言,无论多么时髦新颖的概念都是虚的,产品和服务做好做精做强,那才是实的。

十年前,海尔和华为是中国商界的绝代双骄,十年后,华为崛起了,海尔却没落了。这种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就是企业的运营思维。

海尔崇尚管理创新,善于谈概念、谈变革、很高调,而华为则崇尚技术和产品创新,做的是研发,搞的是专利。

如果谈互联网思维,华为是拍马都比不上海尔的,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真正能够屹立不倒,基业长青的却是掌握了核心技术和产品竞争力的华为,而不是只会营销,只会空谈概念的海尔。

所以,新生代的创业者,不管是做创客也好,做极客也好,是做小而美也好,做精众也罢,首先要做的就是认清楚一件事:我就是个匠人,我不在乎输赢,我只是认真。输也好,赢也好,在精益创业的时代,工匠精神本就是一种时代的特质,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创业者无论何时,都不能舍本逐末。

当然了,工匠精神很好,但也不能过度执着,太过深究工匠精神的概念,反而容易陷入过度自我的漩涡。

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不仅要踏踏实实、精益求精,还要懂得变通、懂得做体验、做营销,要知道好的制造并不等于好的产品,好的产品也不等于好的体验,好的服务也不一定就能让用户认同。

谁也不能保证,坚守工匠精神,创业者就能创业成功,但每一个创业成功的企业家,身上却必然都有着工匠精神。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拉里·佩奇、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王健林、陶华碧、陈凯旋等等,都是如此。

魔鬼不在细节,而在轻重,创业的天平总会倾向于那些精益、务实的“匠人”,大国工匠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常青的基础,这,毋庸置疑。

书评(媒体评论)

“工匠精神是一种缔造传奇的伟大力量。”——锤子科技CEO罗永浩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3: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