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拉尔·瓦尔特撰写的《罗伯斯庇尔传》至今依然在相关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由两大卷册组成,第一卷为《生平》,第二卷为《业绩》。第一卷探讨“攀登权力的高峰”,并涉及“对专政的总结”;第二卷则关乎“热月九日的落败者”,并通过对他的发言有所分析的索引来探讨这位平民演说家,此卷还附有罗伯斯庇尔对其同时代人的评判,以及罗伯斯庇尔的同时代人与后人对罗伯斯庇尔的评判。
| 书名 | 罗伯斯庇尔传/世界名人传记丛书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法)热拉尔·瓦尔特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热拉尔·瓦尔特撰写的《罗伯斯庇尔传》至今依然在相关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由两大卷册组成,第一卷为《生平》,第二卷为《业绩》。第一卷探讨“攀登权力的高峰”,并涉及“对专政的总结”;第二卷则关乎“热月九日的落败者”,并通过对他的发言有所分析的索引来探讨这位平民演说家,此卷还附有罗伯斯庇尔对其同时代人的评判,以及罗伯斯庇尔的同时代人与后人对罗伯斯庇尔的评判。 内容推荐 罗伯斯庇尔(1758—1794)是法国著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法国大革命时期举足轻重的领袖人物之一,也是法国大革命中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在法国和世界历史上影响深远。在他生前身后,人们对他或称颂崇拜,或抨击贬损,争论激烈,聚讼不休。《罗伯斯庇尔传》由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法国研究罗伯斯庇尔的权威之一热拉尔·瓦尔特撰写,再现了罗伯斯庇尔的传奇人生,翔实而客观,丰富而生动,是罗伯斯庇尔研究的权威之作,自问世以来一直在学界广受好评。中译本根据法国伽利玛出版社提供的法文版完整翻译,对研究罗伯斯庇尔本人以及法国大革命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编 攀登权力的高峰 第一章 最初接触生活 家庭圈子 孩子 中学生和大学生 首次见到路易十六 第二章 学习年代 阿腊斯的律师 避雷针讼案 文学初试 第三章 风暴前夕 德特夫案件 人生的转折点 新的征途 向国王呼吁 颂扬内克 竞选活动 当选代表 第四章 制宪议会代表 初步接触历史 初登讲坛 第一个政治信条 关于戒严令的发言 初受攻击 第一次总结 关于议会代表连选连任的发言 关于死刑的意见 主席候选人 社会问题 罗伯斯庇尔反对迪波尔 罗伯斯庇尔反对巴纳夫 第五章 征服人心 日常生活痕迹 在雅各宾俱乐部的初期活动 与米拉波决裂 同外省的初期联系 1.致《阿图瓦广告报》编辑的信 2.告比利时人民书 3.从凡尔赛到马赛 4.捍卫土伦的爱国者 关于银马克的发言 关于新闻自由的发言 关于辞退贵族军官的发言 关于选举津贴的辩论 国王出逃 练兵场事件 雅各宾派的分裂 第二编 对专政的总结 第一章 阿图瓦之行 启程 准备工作 巴博姆 阿腊斯 贝顿 里尔 第二章 罗伯斯庇尔的归来 继承巴伊的职位 政治局势 控制雅各宾俱乐部 帕利索事件 巴黎省政府的请愿书 第三章 战争还是和平 问题的提出 罗伯斯庇尔的初期态度 比约-瓦雷纳的批评 罗伯斯庇尔的态度转变 纳博纳的挑衅 布里索的首场演说 丹东的反驳 罗伯斯庇尔的答复 比约一瓦雷纳的攻击 布里索的反驳 罗伯斯庇尔的两场发言 1月18日事件 卢韦的出现 布里索的崩溃 第四章 雅各宾派的风波 1月25日的失败 关于拯救国家和自由事业措施的发言 和通讯委员会的冲突 加代事件 戈尔萨的文章 雷阿尔的发言 罗伯斯庇尔反对拉法耶特 罗伯斯庇尔辞职 加代一布里索的攻击 媒体的攻势 第五章 革命的责任 君主政体的覆灭 九月大屠杀 控制国民公会 国王之死 清除吉伦特派 第六章 革命的主宰 在救国委员会里 同“乱党”作斗争 丹东之死 呼唤美德 牧月阴影 秘密活动 热月的日日夜夜 第三编 热月九日的落败者 第一章 断头台四周 罗伯斯庇尔的坟墓 最后的阴谋手段 第一次反动 “巴黎平静了” 脱链之犬 外国人的印象 周年纪念 第二章 完成的使命 宪政学说 《人权宣言》草案 革命学说 恐怖统治的意识形态 救国委员会里签署的法令 领导警察总局 对峙欧洲 “我与我心独在……” 第三章 逐步昭雪 杜布瓦一克朗塞的报复 死后的会面 保王派作家 库尔特瓦的报告 来自一位无名氏的声音 汉堡的一位无名氏 普罗瓦雅神甫是上校吗? 内克再次发言 “罗伯斯庇尔之谜” 新的重点 先驱者:纪尧姆·拉勒芒 蒙加亚尔的反驳 伪造的罗伯斯庇尔“回忆录” 夏洛特·罗伯斯庇尔与阿尔贝·拉蓬内雷耶 1848年时的人:拉马丁的罗伯斯庇尔 1848年时的人:米什莱的罗伯斯庇尔 1848年时的人:路易·勃朗反对米什莱 第二帝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 罗伯斯庇尔和第三共和国 注释 人名索引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孩子 在上面所述的一切当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情应该是,始自罗伯斯庇尔太太离世,这个家就不像个家了。那么,这家的孩子们此后的生活又将如何呢?当时,长子马克西米利安还不满6岁,次子奥古斯坦则刚满2岁。 他们的亲属们分别挑起了抚养的担子。弗朗索瓦·德·罗伯斯庇尔的两个妹妹领养了两个小女孩;外祖父雅克·卡罗负责照料两个男孩。长子马克西米利安的教育对这位外祖父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后者几乎很快就把他培养到了读中学。 当时,阿腊斯中学尚未属于奥拉托利教派’,该教派在革命前夕曾把这所学校办成了一所模范学校。这所学校也经历过一段困难时期,甚至落到过岌岌可危的境地。在1762年耶稣会会士被驱逐之后,市长就在修院外的教士中物色人选担任学校校长、教师和辅导人员。然而,学生人数却变得越来越少。”家长们似乎对新任的教职人员缺乏信任。校长蒙里埃·德·拉巴雷尔先生无疑是位深谙宣传之道的人,他向家长们散发了宣传册。宣传册中特别写道:“蒙里埃·德·拉巴雷尔先生,巴黎学院神学学士,现在本中学招收寄宿生,他们将得到与在巴黎的中学相同的培养和教育”;教师们“将努力教(孩子们)讲最纯正的法语”;“我们将以《旧约》和《新约》的简明历史为基础,解释和阐述所有理智者在人生各种场合下应当履行的义务”,等等。 或许是其中的一本宣传册恰巧被啤酒商雅克·卡罗所看到,导致他作出了这个决定:不论情况究竟如何,马克西米利安·罗伯斯庇尔自1765年起就在家乡的这所中学读书了。那么,他在这段时间里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关于他在这一时期的生活,他妹妹夏洛特所提供的材料具有绝无仅有的权威性。虽然她后来让其《回忆录》的实际撰写者随心所欲地安排材料,但《回忆录》仍然反映了她的直接印象,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她在书中数次强调了她哥哥当时的那种凝重而严肃的神情。在学校里,“他极少参与同学之间的游戏和玩耍……他喜欢一个人独处……”。至于消遣,他厌恶闹腾的游戏,他喜欢养鸟,爱好收集图片。星期天,孩子们会被带到外祖父家团聚。夏洛特因此说道:“马克西米利安会把他的宝贝拿出来给我们看,把他的麻雀和鸽子放到我们的手上。” 也有人传说道:马克西米利安的父母“曾让他们的儿子学习织花边,他的手艺在五、六岁时就已经很不错”。但是,这个信息不是很靠谱。它出自罗伯斯庇尔的同学、后来在律师界的同事小朗格莱,而他又是从一位常去罗伯斯庇尔父母家的阿腊斯女公民那里听来的。提供这个信息的时间是共和2年热月16日,也就是说已经时隔30来年。对此,人们难免会半信半疑,但是,我们还是不妨将它记下来,因为它反映了有机会接近童年时代的罗伯斯庇尔的人对他的印象:他是“一个懂事听话、学习用功的小男孩”。 P18-19 序言 热拉尔·瓦尔特撰写的罗伯斯庇尔的传记至今依然在相关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我们再版了此书1961年的最后定稿版。该最后定稿版由两大卷册组成:第一卷为《生平》,第二卷为《业绩》。第一卷探讨“攀登权力的高峰”(第一编),并涉及“对专政的总结”(第二编);第二卷则关乎“热月九日的落败者”(第三编),并通过对他的发言有所分析的索引来探讨这位平民演说家(第四编),此卷还附有罗伯斯庇尔对其同时代人的评判,以及罗伯斯庇尔的同时代人与后人对罗伯斯庇尔的评判。此次再版只选取了前三编及其注释。 后记 《罗伯斯庇尔传》由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热拉尔·瓦尔特(Gerard walter,1896--1974)撰写,是罗伯斯庇尔研究的权威之作,自问世以来一直在学界广受好评。商务印书馆早在1983年就出版了此书的中译本。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该中文版当年只翻译了本书的前两编“攀登权力的高峰”和“对专政的总结”正文,第三编“热月九日的落败者”以及各章的注释均暂付阙如。 2012年初,商务印书馆应此书法文版的出版者、法国著名的伽利玛出版社的要求,打算推出该书的全译本,并力邀本人承担此项译事。由于本书篇幅颇大,加之本人这几年需在所供职的高校担负较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实在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独自承担此书的翻译工作,遂在此前多次“动员”本人接受此项翻译任务的商务印书馆编辑的鼓励下,转邀了几位既懂法语又对法国大革命史有较深研究的年轻学者参与此事。 本中译本系根据伽利玛出版社提供给商务印书馆的法文版完整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曾在个别章节参考过商务印书馆1983年出版的中译本,谨此说明并致谢。 本书的翻译具体分工如下: 出版说明、大事记与第一编由吕一民、应远马合译,第二编、第三编分别由应远马、张弛独自翻译,全书各章节的注释、人名索引等则由汤晓燕负责翻译、整理。 本书的翻译工作分别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法国大革命历史档案整理与研究” (13JZD037)、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近现代法国公民权利及其实践的历史考察”(13BSS030)以及浙江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法国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研究青年创新团队”的资助,是上述课题的阶段性成果,特此申明。 作为主译,本人除了出面约请合适的译者外,还负责了全书的通校工作,包括对其他译者的译稿分别予以审定、修改。因此,本书的译责当主要由我承担。由于我们几位译者学识有限,加之本书篇幅甚大,涉及内容颇广,尽管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始终谨慎从事,如履薄冰,译文中仍会有一些纰漏或者欠妥之处。在此,敬祈专家与读者不吝赐教。 吕一民 2015年12月26日于浙江大学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