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编著的《读成语识天下--走进中国传统文化(形貌篇2)》遍搜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及相关成语故事集而成,条目海量,蔚为大观。读者可以追本溯源,从生动有趣的故事入手,去体味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将其作为工具书查阅。可谓一册在手,中华成语故事全掌握。
| 书名 | 读成语识天下--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贫苦篇1) |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作者 | |
| 出版社 | 开明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俊编著的《读成语识天下--走进中国传统文化(形貌篇2)》遍搜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及相关成语故事集而成,条目海量,蔚为大观。读者可以追本溯源,从生动有趣的故事入手,去体味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将其作为工具书查阅。可谓一册在手,中华成语故事全掌握。 内容推荐 成语,即人们在长期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沿用的固定短语。成语往往来自于古代经典、著作、历史故事或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在使用上常常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且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大多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现代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在语言表达中具有简洁生动、形象鲜明、言简意赅的作用。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宝藏。王俊编著的《读成语识天下--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贫苦篇1)》以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主旨,以广大中学生和汉语语言文化爱好者为该者对象,着力选编有语言交流实用价值和文化传承积极意义的汉语成语系列图书,以增进他们对汉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对中国汉语语言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目录 哀鸿遍野 嗷嗷待哺 熬清守淡 八百孤寒 白屋寒门 背井离乡 弊车赢马 别无长物 并日而食 不名一钱 财竭力尽 成语小游戏 餐风饮露 残杯冷炙 赤地千里 粗茶淡饭 粗衣粝食 大旱云霓 箪食瓢饮 低首下心 断齑画粥 饿殍遍野 告贷无门 成语小游戏 孤苦伶仃 涸辙之鲋 黄卷青灯 饥肠辘辘 饥寒交迫 寄人篱下 家徒四壁 家无儋石 空空如也 立锥之地 聊以卒岁 成语小游戏 试读章节 “背井离乡”这个成语引自元代马致远《汉宫秋》。 《汉宫秋》是以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为基础演绎创作而成的,与历史有出入。讲的是,汉朝的时候,汉元帝曾经下诏书,要各州郡选美女入宫,充当妃嫔。各州郡选出的美女太多,元帝又无暇一一挑选,便让画师毛延寿画美女图以供挑选。毛延寿是一个见利忘义、善于玩弄权术的卑鄙小人。他来到成都后,一见王昭君,便知她是汉元帝所喜欢的那种美人。于是为王昭君画了一张美艳绝伦的画像,并向其家人索要重金,以保证让她得到皇帝的恩宠,给其家人带来荣华富贵。昭君一家人义正词严地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因此,毛延寿在昭君的画像上做了手脚。汉元帝在观看画像后,嫌昭君貌丑,将其打入冷宫。 昭君每日靠弹琵琶打发日子。一天傍晚,元帝循着琵琶声发现了幽居冷宫的王昭君,立即将其带出冷宫,封为明妃,宠爱有加。 元帝弄清事实真相后龙颜大怒,下令追捕毛延寿。毛延寿闻讯如丧家之犬逃离了长安,投奔北番国,并且随身带上王昭君的真实画像,将其献给北番王,唆使北番王向汉元帝索要王昭君为妻。北番王听信了毛延寿的谗言,果然如此行事。 汉元帝迫于北番国的压力,答应了北番王的要求。王昭君体谅皇帝的苦处,表示愿意前往北番国,她不愿意因为自己而使生灵涂炭,愿以此来报答元帝的厚爱。 数日之后,元帝在霸陵桥头设宴送别王昭君。大臣们不理解皇帝的心情,频频催促昭君同北番使者尽快起程。元帝本有一腔怒火无处发泄,此刻终于忍不住斥责地位尊贵的尚书:“你是总揽朝政的大臣,理应安邦治国,保卫边疆。可是面对北番国的武力威胁,却让一个弱女子前去和亲。假如我是汉高祖那样强硬的皇帝,我就派你去给明妃当侍从,让你也尝一尝背井离乡、卧雪眠霜的滋味。” 在汉番国界的界河边上,王昭君向故乡、向元帝敬酒诀别后,突然纵身跃入波涛汹涌的江里,不见了。 北番王终于意识到使用武力并不能得到美满的婚姻。昭君死后,他怀着崇敬之情为昭君修建了坟墓,并将毛延寿送归汉朝,两国冰释前嫌。 马致远在《汉宫秋》第三折中有言:“背井离乡,卧雪眠霜。”在第四折中也写道:“汉昭君离乡背井,知他在何处愁听。”后人由此引出了“背井离乡”这个成语。 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家宅、乡里。“背井离乡”的意思是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背井离乡”的近义词有“颠沛流离”“流离失所”“浪迹天涯”等。 “颠沛流离”的意思是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流离失所”的意思是无处安身,到处流浪。“浪迹天涯”的意思是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背井离乡”与“颠沛流离”都有远离家乡、外出谋生的意思,但有区别:“背井离乡”强调的是被迫远离家乡生活,不一定指经济困难,比如在家乡战乱、水灾等大的灾祸情况下,就能用“背井离乡”这个成语;“颠沛流离”多指战乱导致的生活困窘而外出讨生活。此外,“浪迹天涯”虽然也是远离家乡、流浪在外的意思,但是,更多地是含有一种洒脱之意。 “背井离乡”的反义词有“安居乐业”“叶落归根”“衣锦还乡”等。 “安居乐业”的意思是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叶落归根”的意思是树叶从树根生发出来,凋落后最终还是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衣锦还乡”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P16-18 序言 成语作为汉语言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积淀。成语的魅力在于它是人类语言和智慧的结晶,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一则精彩的成语,需要经过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的共同加工,并历经岁月的千锤百炼,才能得以形成,才会有历史所赋予的生命力,才能广泛流传于大众之口和书面文章中。 一般来说,每一个成语都有它的出处,或者说都有一段故事。汉语中的成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运用广泛,民族文化特征鲜明。要想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不重视成语的学习和掌握。另外在文字表达中,恰当地使用成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历来善于写诗为文的人,为了加强作品的说服力或艺术表现力,无不重视成语的巧妙运用。 本套丛书遍搜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及相关成语故事集而成,条目海量,蔚为大观。读者可以追本溯源,从生动有趣的故事入手,去体味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将其作为工具书查阅。可谓一册在手,中华成语故事全掌握。 本系列图书以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主旨,以广大中学生和汉语语言文化爱好者为读者对象,着力选编有语言交流实用价值和文化传承积极意义的汉语成语,以便于读者对汉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增进他们对中国汉语语言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读成语·识天下》将浩如烟海的成语词汇按不同内容,分类汇编成各种特色的分册,比如《读成语·识天下·人生篇》《读成语·识天下·情感篇》《读成语·识天下·勤奋篇》《读成语·识天下·言语篇》《读成语·识天下·时机篇》《读成语·识天下·成败篇》……每一分册对于青少年学生掌握一类成语,强化拓展学生们在某一领域的知识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丛书的设计符合当代青少年的欣赏特点,封面设计坚持文化性和时尚性的结合,正文版式生动活泼、双色印刷、图文并茂,既能让读者感受文化的厚重感,又能让读者享受到阅读欣赏的轻松感。丛书在体例编排上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则成语下包含出典寻源、解字释义、关联词语、应用说例四个部分。 在“出典寻源”板块,我们简明扼要叙述了成语形成的背景过程,特别强调叙说其相关故事,用一个生动的故事揭示成语的背景知识,力求给读者一个轻松有趣的氛围开始成语学习。在“解字释义”部分,我们一般先解释成语中的生僻字,再解析成语的原义和引申义,让读者一目了然,快速掌握成语的意思。在“关联词语”板块,我们选辑了与该成语有关的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分析了这些词与该成语在词性、内容上的异同之处,以便加深读者对该成语的理解。在“应用说例”板块,我们着重举例说明该成语在语言交流和文章写作中的灵活运用,特别注意引用名人名著的经典应用语句,尤其注意例举青少年文学读物中关于该成语运用的相关实例。在造句部分,我们尽量避免了简单的造句作业,所编辑的造句均与学生生活与学习息息相关,以方便学生理解与参考。 本丛书力求做到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身。但是,由于成语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而本书篇幅有限,又要适应青少年读者的阅读习惯,所以在框架设计、内容取舍等方面难度较大,疏漏差错之处在所难免,恳请相关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由于本书的知识量较大,因此编者搜集了各个方面的诸多资料,在此对给予本书大力支持的各界朋友深表感谢。 2015年1月8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