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病榻杂记(典藏版)(精)/季羡林经典作品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病榻杂记(典藏版)(精)》收录了季羡林先生自2001年住院之后在病榻上所撰写的文章。内容丰富生动,其中包括对少年时代求学及生活的回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死观、奉献精神、爱国主义、思想道德等诸多方面的探讨。

通过本书,我们看到了一个懵懂孩童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蜕变成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学术大师。透过对人生的总总遭遇和老年时期与病魔作斗争描述,我们看到了老先生坚韧、乐观与豁达宽容的生活态度。

内容推荐

季羡林先生作为享誉海内外的国学家、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等,素有“国宝”之称,然而在病榻上,却写下《辞“国学大师”》《辞“学界泰斗”》《辞“国宝”》三篇文章,摘下头上的桂冠。

季羡林先生自2001年底住院后,在病榻上撰写了这些文字,其中包含了其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生死观、思想道德等诸多方面的感想。

《病榻杂记(典藏版)(精)》的文章中处处洋溢着季羡林先生笔耕不辍的精神,清晰地再现了季羡林先生是如何与病魔搏斗,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的。

目录

小引

病房杂忆

医生也要向病人学点什么

在病中

辞“国学大师”

辞学界(术)泰斗

辞“国宝”

对未来的悬思

李恒进大夫

回家

“三进宫”

护士长

一幕小闹剧

笑着走

输液

安装心脏起搏器

中西医学的结合问题

常建的一首诗

漫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赠301医院宋守礼大夫

白衣天使新赞

座右铭(老年时期)

赠301医院

赠中石

封笔问题

论包装

一个值得担忧的现象——再论包装

一点关于“美”化的杞忧

对广告的逆反心理

给“拆”字亮红灯

从小康谈起

漫谈消费

论怪论

论“据理力争”

公德(一)

公德(二)

公德(三)

公德(四)

真理愈辨愈明吗

同胞们说话声音放低一点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难得糊涂

我的座右铭

我的怀旧观

我的美人观

老年四“得”

老年十忌

时间

老年谈老

九三述怀

九十五岁初度

虎年抒怀

狗年元旦抒怀

漫谈“再少”问题

泰山颂

在“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表彰大会上的书面发言

试读章节

在病中

我是在病中。

我是在病中吗?才下结论,立即反驳,常识判断,难免滑稽。但其中不是没有理由的。

早期历史

对于我这一次病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但我自己和我身边的人是这个样子,连大夫看来也不例外。这是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的,不足为怪。

我患的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呢?这件事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约摸在三四十年以前,身上开始有了发痒的毛病。每年到冬天,气候干燥时,两条小腿上就出现小水泡,有时溃烂流水,我就用护肤膏把它贴上,有时候贴得横七竖八,不成体系,看上去极为可笑。我们不懂医学,就胡乱称之为皮炎。我的学生张保胜曾陪我到东城宽街中医研究院去向当时的皮肤科权威赵炳南教授求诊。整整等候了一个上午,快到十二点了,该加的塞都加过以后,才轮到了我。赵大夫在一群大夫和研究生的围拥下,如大将军八面威风。他号了号脉,查看了一下,给我开了一副中药,回家煎服后,确有效果。

后来赵大夫去世,他的接班人是姓王的一位大夫,名字忘记了,我们俩同是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代表团的成员。平常当然会有所接触,但是,他那一副权威相让我不大愿意接近他。后来,皮炎又发作了,非接触不行了,只好又赶到宽街向他求诊。到了现在,我才知道,我患的病叫做老年慢性瘙痒症。不正名倒也罢了,一正名反而让我感到滑稽,明明已经流水了,怎能用一个“瘙痒”了之!但这是他们医学专家的事,吾辈外行还以闭嘴为佳。

西苑医院

以后,出我意料地平静了一个时期。大概在两年前,全身忽然发痒,夜里更厉害。问了问身边的友人,患此症者,颇不乏人。有人试过中医,有人试过西医,大都不尽如人意。只能忍痒负重,勉强对付。至于我自己,我是先天下之痒而痒,而且双臂上渐出红点。我对病的政策一向是拖,不是病拖垮了我,就是我拖垮了病。这次也拖了几天。但是,看来病的劲比我大,决心似乎也大。有道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我还是屈服吧。

屈服的表现就是到了西苑医院。

西苑医院几乎同北大是邻居,在全国中医院中广有名声。而且那里有一位大夫是公认为皮肤科的权威,他就是邹铭西大夫。我对他的过去了解不多,我不知道他同赵炳南的关系。是否有师弟之谊,是否同一个门派,统统不知道。但是,从第一次看病起,我就发现邹大夫的一些特点。他诊病时,诊桌旁也是坐满了年轻的大夫、研究生、外来的学习者。邹大夫端居中央,众星拱之。按常理,存在决定意识,他应该傲气凌人,顾盼自雄。然而,实际却正相反。他对病人笑容满面,和颜悦色,一点大夫容易有的超自信都不见踪影。有一位年老的身着朴素的女病人,腿上长着许多小水泡,有的还在流着脓。但是,邹大夫一点也不嫌脏,亲手抚摩患处。我是个病人,我了解病人心态。大夫极细微的面部表情,都能给病人极大的影响。眼前他的健康,甚至于生命就攥在大夫手里,他焉得而不敏感呢?中国有一个词儿,叫做“医德”。医德是独立于医术之外的一种品质。我个人想,在治疗过程中,医德和医术恐怕要平分秋色吧。

我把我的病情向邹大夫报告清楚,并把手臂上的小红点指给他看。他伸手摸了摸,号了号脉,然后给我开了一副中药。回家煎服,没过几天,小红点逐渐消失了。不过身上的痒还没有停止。我从邹大夫处带回来几瓶止痒药水,使用了几次,起初有用,后来就逐渐失效。接着又从友人范曾先生处要来几瓶西医的止痒药水,使用的结果同中医的药水完全相同。我没有别的办法,只好交替使用,起用了我的“拖病”的政策。反正每天半夜里必须爬起来,用自己的指甲,浑身乱搔。痒这玩意儿也是会欺负人的:你越搔,它越痒。实在不胜其烦了,决心停止,强忍一会儿,也就天下太平了。后背自己搔不着,就使用一种山东叫痒痒挠的竹子做成的耙子似的东西。古代文人好像把这玩意儿叫“竹夫人”。

这样对付了一段时间,我没有能把病拖垮,病却似乎要占上风。我两个手心里忽然长出了一层小疙瘩,有点痒,摸上去皮粗,极不舒服。这使我不得不承认,我的拖病政策失败了,赶快回心向善,改弦更张吧。

P015-018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5: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