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文学。曾经深深感动过读者童年时代的儿童文学经典,将使人终生难忘,终生受益!梅子涵著的《女儿的故事/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遴选其中的一部分作品做成珍藏版,以更精美的装帧配以经典的作品,更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少年儿童的阅读需要和审美趣味,让优秀的中国儿童文学感动、滋养新世纪小读者的魅力永存!
| 书名 | 女儿的故事/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梅子涵 |
| 出版社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文学。曾经深深感动过读者童年时代的儿童文学经典,将使人终生难忘,终生受益!梅子涵著的《女儿的故事/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遴选其中的一部分作品做成珍藏版,以更精美的装帧配以经典的作品,更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少年儿童的阅读需要和审美趣味,让优秀的中国儿童文学感动、滋养新世纪小读者的魅力永存! 内容推荐 《女儿的故事/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梅子涵的长篇小说,由上篇《女儿的故事》和下篇《我的故事讲给你听》组成。 这是梅子涵写的他女儿梅思繁小时候的故事,也是梅思繁写的她自己的故事。既有女儿成长中的欢乐和泪水,又有父亲教育女儿的理想与无奈。作者文笔实在很特别。第一页即始的新奇,全书完整的幽默,直至故事终了,留给你的是“流连忘返”和很长很长时间里的记忆。小说跳跃着孩童的天真,也碰触着现实的疼痛。它是女儿梅思繁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最好礼物,也是作家梅子涵给所有孩子的礼物。它已经感动了很多人,还会继续感动很多很多人。 本书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巨人文学奖。 目录 再版说明 总序 女儿的故事 我的故事讲给你听 附录 作家相册 作家手迹 试读章节 没有一横,“I”就像个没有肩膀没有力量的人,像长豇豆,‘像老病鬼,像抽鸦片的,加上一横,就成T,力量就出来了,有了肩膀,可以挑担子了,挑起担子疾走如飞,嗨哟,嗨哟,嗨哟,嗨哟。 我想,我们还是培养T吧,不要培养“I”。 总而言之,因为有了T、x、O,张校长变得非常有名,外国也知道,外国常常邀请他坐飞机去开会,英国、美国,还有别国。发表讲演,谈谈T、x、O。讲演结束,下面就掌声四起。换个地方讲演,掌声还是四起。 T、x、O成了绿色学校的标志,也成了张校长的标志。 女儿第一天回来就说,我们学校搞T、x、O的哎! 刚才对T的解释的基本意思就是来自于她。我做了点发挥。但是她对x和O老讲不清楚,所以我也就不清楚。不清楚就不清楚吧,等以后再清楚。反正T清楚了。 T是对的。张校长是对的。绿色学校是对的。既然T是对的,我想,那么x和O肯定也不会不对吧。 女儿考取了绿色学校以后我们问她想要一个什么礼物,她说:“铅笔盒!” 我们说:“只要铅笔盒就够了?” 她说:“够了。” 她就领我们到桂林路和田林路相交的那个百货商店买铅笔盒。那是个开架的、但是四周站了人、目不转睛看住你、防止你不付钱就拿了走的文具柜台。上面的东西豪华、精致,价钱当然昂贵,令你什么都想要,但总不大会买什么,还是转身走掉。 女儿要买的是一只三十二元的铁皮铅笔盒,韩国产,十分漂亮,盒盖上是一个活泼可爱的Bear’s Family(熊的家族)。“就是这个!”女儿说。’ 三十二元一只铁皮铅笔盒! 但和众多别的考取重点中学甚至根本不是重点中学的小孩的要求、愿望相比,三十二元一只铅笔盒简直就简单、老实、朴素到可以赞叹的程度了,可以为之感动。 我为她挑选起来,旁边另有一种四十一元的,我说:“繁繁,干脆买四十一的!” 她说:“就买三十二的好了。” 就买了一只三十二元的韩国产的铁皮做的Bear’s Family铅笔盒。她说别的不要买了。我们就走出了商店。 我说你怎么知道这里有这种铅笔盒卖,你是什么时候看到的?她说是那一次你们来买衣服的时候,你们买衣服的时候我就走过去看到了。 我说你不喜欢看买衣服是不是? 她说我最不喜欢看买衣服了! 我说其实我也不喜欢,但是没有办法,有的时候一定要买,一定要看。 我总是嫌梅思繁妈妈帮我买的衣服不好看,就忍不住要亲自买,可买回来穿上,还没等到照照镜子看看好看不好看,梅思繁妈妈已经说了:“像戆大一样!” “戆大”念“gang du”,就是傻子的意思。 上海人喜欢说别人像戆大。他们也常常说自己像戆大,他们说:“啊呀,我像戆大一样!” 他们说老的是老戆大,小的是小戆大。但是从不说男戆大女戆大。 我有的时候还不得不像戆大一样,跟在梅思繁妈妈后面看她买布呢。 我说那么你跟我一样喜欢看文具啰? 她说对的对的完全正确。我说这很好,你继承了“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革命事业”一定能成功了。 我说,你知道我说的“革命事业”是指什么吗?她说,就是读书。我说,对的对的很对! 我说再去帮你买两支什么笔、买两本漂亮的本子吧! 她说不要了。 我说还是去买! 她说那就别买笔,只买本子好了。 我们就又走回去买漂亮的本子。 帮她买了两本,我自己也买了两本。她是红的,我是蓝的。 P10-12 序言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曲折而辉煌的历程。回顾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我们心潮涌动,激情难抑。 在中国,“‘儿童文学’这名称,始于‘五四’时代”(茅盾《关于“儿童文学”》)。更具体地说,作为一种新式文学类型的儿童文学是从20世纪初叶开始逐渐为中国人所认识和流传开来的。当时代进入五四新文化运动,这种具有现代性观念和形式的文类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因而“儿童文学”这名称很快被国人所接受。“儿童本位”、“儿童文学”,一时成了文学界、教育界、出版界“最时髦、最新鲜、兴高采烈、提倡鼓吹”(魏寿镛等《儿童文学概论》1923年版)的热门话题。 尽管“儿童文学”这名称是在20世纪初才出现在中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儿童也即我们的祖先对文学的接受是一片空白。正如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有其独特性一样,在中国文化传统与文学传统的影响和作用下,中国古代儿童接受文学的方式与阅读选择也有其明显的独特性,这有民间讲述、蒙学读本传播和儿童自我选择读物三种途径,尤其是民间讲述。证诸史实,中国古代儿童接受的文学形式,主要是民间群体生产的口头文学作品,其中大量体现为民间童话与童谣。学界的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民间童话的遗产相当丰富,例如“灰姑娘型”文本《酉阳杂俎·吴洞》比之欧洲同类型童话还要早出七八百年。因而有论者这样断言:“中国虽古无童话之名,然实固有成文之童话,见晋唐小说。”(周作人《古童话释义》)正因如此,当我们回顾历史时,那种认为中国儿童文学是从1909年商务印书馆编印《童话》丛书,或是从1921年叶圣陶创作《小白船》开始的说法是需要商榷的。如果我们承认民间文学是文学,民间童话与童谣(已被古人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作品)属于儿童文学范畴,那么,很显然,中国儿童文学的来龙去脉自然可以提前到“儿童文学”这一名称出现之前。我们认为,那种对民族文化与文学传统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是需要加以讨论和正视的。对待历史,我们必须采取审慎和“同情的理解”的态度。 我们一方面需要尊重历史,同时需要用发展的观念考察和疏证历史。尽管中国儿童文学的来龙去脉可以追溯到“儿童文学”这一名称出现之前,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则是全部中国儿童文学历史中最为丰富最激动人心最值得大书特书的篇章。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是指起始于20世纪初叶用现代语言与文学形式,表现现代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与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是一种自觉地全方位地服务服从于中国少年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至今已有一百年上下的历史。1902年黄遵宪尝试用白话文创作的儿童诗《幼稚园上学歌》,190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孙毓修编译的童话《无猫国》,1919年《新青年》杂志刊发周作人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女儿》,是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发兴起的重要文学事件与表征。特别是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周作人于1920年发表提出全新儿童文学观念的论文《儿童的文学》,郑振铎于1921年创办中国第一种纯儿童文学杂志《儿童世界》,叶圣陶于1923年出版中国第一部原创短篇童话集《稻草人》,冰心于1923年推出原创儿童散文《寄小读者》,这是中国儿童文学新观念、新作品、新思维形成与奠基的标志性象征与成果,其中的重中之重当数叶圣陶的《稻草人》。这部辑录了23篇短篇童话,体现出“把成人的悲哀显示给儿童”(郑振铎《(稻草人>序》)的为人生而艺术的儿童文学思想的童话集,得到了鲁迅的高度肯定与赞誉,被誉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鲁迅《<表)译者的话》)。“稻草人”的道路实质上就是高扬现实主义精神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成长、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经由20世纪20年代叶圣陶开创、30年代张天翼《大林和小林》的推进,源远流长地延续至今,形成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主潮,体现出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规范与审美追求。这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1月更名为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精编精印出版;同时,《百年经典》的选编出版,也是对已经过去的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化进程的百年回顾、梳理和总结,用以承前启后,借鉴历史,促进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繁荣。 经典性、权威性、可读性和开放性是《百年经典》锁定的主要目标。 第一,《百年经典》是有史以来中国儿童文学最大规模的系统梳理与总结。我们将精心选择20世纪初叶至今100年间的100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100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百年经典》的入围尺度界定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其作品的社会效果、艺术质量、受少年儿童欢迎的程度和对少年儿童影响的广度,是否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穿越时空界限的精神生命力。二是看其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贡献,包括语言上的独特创造,文体上的卓越建树,艺术个性上的鲜明特色,表现手法上的突出作为,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意义。三是看作家的创作姿态,是否出于高度的文化担当与美学责任,是否长期关心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粮,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第二,《百年经典》是现当代中国儿童文学最齐全的原创作品总汇。这表现在:囊括了自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以来中国五代儿童文学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入围的100位作家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多民族特色,同时又有海峡两岸三地的全景式呈现;百部作品涉及现代性儿童文学的所有文体,因而也是文体类型最齐备的中国儿童文学原创总汇。 第三,精品的价值在于传世久远,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我们认为,只有进入广大少年儿童的阅读视野并为他们喜爱、接受的作品,才具有经典的资质与意义。我们将以符合当代少年儿童审美习惯与阅读经验的整体设计和策划组合,让新世纪的小读者和大读者接受并喜欢这些曾经深深感动过、滋养过一代又二代少年儿童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同时,我们也把《百年经典》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儿童文学品牌工程,计划在今后收入更多新人的优秀之作,努力将本书系打造成新世纪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建设、推广基地。 《百年经典》既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与传承工程,又是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广工程。我们坚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必将在不断实现艺术创新与高贵品质的进程中,对培育中华民族未来一代健全的精神性格、文化心理、国民素质产生更加积极、深广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高端选编委员会 (王泉根执笔) 2005年12月16日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女儿的故事》对于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具有突出而特殊的意义。其轻松幽默的叙述方式,有一种信手拈来的大手笔,散而不乱的后现代式结构,富有海派情趣,典雅而诙谐,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梅式新经典”写作范式。 萧萍 梅子涵以幽默从容的语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女儿成长中的欢乐和泪水,一位父亲教育女儿的理想与无奈。小说跳跃着孩童的天真,也碰触着现实的疼痛。它已经感动了很多人,还会继续感动很多很多人。 钱淑英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