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言商,本是生意人的本分,奈何几千年来,又有谁能真正做到?生意做得越大,受困于各方的掣肘和博弈也就越多,这套夹缝中的“玩法”,不是谁都会玩,也不是谁都玩得起。翻开赵之羽著的《大生意人(7结局)》,从他的这套“玩法”中,读懂中国传统生意人的至高经商智慧和命运玄机。
| 书名 | 大生意人(7结局)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赵之羽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商言商,本是生意人的本分,奈何几千年来,又有谁能真正做到?生意做得越大,受困于各方的掣肘和博弈也就越多,这套夹缝中的“玩法”,不是谁都会玩,也不是谁都玩得起。翻开赵之羽著的《大生意人(7结局)》,从他的这套“玩法”中,读懂中国传统生意人的至高经商智慧和命运玄机。 内容推荐 赵之羽著的《大生意人(7结局)》描述了一百五十余年前,帝国的政治时局正值风雨飘摇,商业却开始一步步走向繁盛,胡雪岩、乔致庸、盛宣怀、王炽、孟洛川……一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生意人纷纷登场。在这群夺目的商业精英间,颇具传奇色彩的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字:古平原。这个后来被《明清商贾奇闻录》尊称为“商王”的年轻人,从贩卖一袋私盐做起,短短数十年里,借势谋局,翻云覆雨,周旋于商帮、政府、买办及三教九流之间,将生意越做越大,直至最后纵横各行各业,通吃政商两界,成为财倾天下的一代首富……其间,进与退,显与藏,顺境与逆袭,阴谋与阳谋,商业手腕与政治心术,人脉运营与处事智慧,一招一式,一言一行,无不将中国生意人几千年来的“玩法”趋于极致。 目录 第一章 路是闯出来的,走投无路时,只能进不能退 第二章 生意场上一向是钱的事情最简单,人情才是最难还的 第三章 疯不可怕,可怕的是疯了却还能赢 第四章 贩私得利只是一时之利,洞烛机先方有一世之利 第五章 一封二十年前的信,让李家换了当家人 第六章 古平原想出了利国利商的法子,却将自己送上了法场 第七章 赶尽杀绝之前,必须先放了“四大恒” 第八章 怡和洋行要让大淸亡国灭种,主意却是李钦出的 第九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十章 从今别后,两地相思万种,有谁告陈 后记 试读章节 仲夏方过,孟秋将至,石头城里已是凉风渐起,薄云不时将月轮遮得若隐若现。浅塘中荷影随风,清香过处,将花园四周衬得分外寂静,只有墙缝中那三两只秋虫不知恼地鸣叫着。 四盏硕大的白纱宫灯高高地挑在池塘边的凉亭四角,将三更天的后花园照得亮如白昼。老枝巧做的紫檀木圆桌上,盖碗茶凉了换,换了凉,始终漂浮着氤氲的香雾,却驱不散这亭中令人窒息的气氛。 圆桌两侧面对面坐着的一对中年男女,从黄昏落座至今,足足三个时辰了,一言不发且是一动不动,恍如路人。 女人始终将目光牢牢地盯着男人,眼神中就像带着一把雪亮的钩子,要将他的魂魄勾出来看个明白。男人仿佛也在看着她,又仿佛什么都没看,只是将目光投向深沉的夜色,但他的眸子却比夜色还要深。 随着更漏一响,三更已到,响声未歇之时,女人终于开口了。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金山寺这一面,你的三魂六魄都被那婆娘一家给勾走了吧。” 说话的当然是李太太。金山寺外,古家和李家当着世人的面儿闹了一场大乱子,夫妻俩各怀心事回来。李太太一路上越想越是气愤,二十多年了,想不到这个枕边人见了当年的“老相好”依旧是旧情难忘,看他的神情居然颇有“妾身未分明”的意味,这个在李府住了二十多年的“李半城”,搞不好还真是念念不忘“古”这个混账姓氏。 这让李太太不由得又想起了自己的爹爹临终时屏退旁人,将自己留下来说的那番话。爹爹当时叫着自己的小名,气息微弱却是字字清晰。 “乖女啊,爹给你选的这个女婿只怕是把你害了。当初爹只是想找一个有商才有手腕的人来入赘咱家,承袭这一大爿家业。从这一面来说,他确实是不二之选。可是他永远不会忘记过去那个家,他的心也永远不会只在这儿。这一来,可就苦了你了。” 自己当时说什么来着,当着弥留之际的爹爹还能说什么呢,就是有千般苦楚也只好咽了,其实第一个发现他心念千里之外的徽州,偶尔有时怔怔地望着南方不语的,不正是自己吗?爹爹临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至今还像把锥子一样扎在自己的心里。 “别人家的夫妻都可无话不谈,唯有你不行。对他,你只能说三分话,留半片心。要是他真的还想改回姓古,女儿,你一定要狠得下心来保住李家的这片基业。” 爹爹的葬礼上,透过缭绕的香烟,隐约看着对面丈夫那张悲喜难明的脸,她在心里发了毒誓。从今往后,自己这一生就只有一件事要做——看住他! 唯一让她欣慰的是,这二十几年暗中留心,李万堂确实没有与徽州那一家子有过任何的书信往来,更无丝毫银钱馈赠。只是如今这一头撞上,事情便不可能善罢甘休了。丈夫只有一个,姓了李就不可能姓古,反过来也是一样,诚如爹爹当年所言,是该到了狠下心来的时候了。 “那古平原不是正当着咱家一半店铺的大掌柜吗?这一半店铺咱们不要了,让给他,让给古家。”李太太久久没有听到丈夫回话,冷冷一笑,忽然说了这么一句,果然看到李万堂微露愕然的表情。 “太太,你这是在赌气?”从李万堂的声音中却听不出半点异样,依然是那样的波澜不兴。 “赌气……姓古的那家人配么?别忘了,我们是京城李家,自打国朝龙兴以来,就是北京城里赫赫有名的商号,古家几个穷酸人儿,也配让我跟他们生气。”李太太的声音像是从腊月门缝里吹进来的风。“老实告诉你吧,我是拿这些店铺来给我的丈夫买个安心,不然,你从今往后只怕是睡不得安生觉。” “这你不必担心,我当初发过誓……” “不,我担心。一日夫妻百日恩,何况还有三个孩子都这么大了,你让我怎么能不担心。这些铺子是一大笔生意,可我不在乎,古家人拿了这些东西,从此与李家两清,就当是我们舍了这笔银子从古家买个人。至于你,我的老爷,你也要清清楚楚地说一声,从今往后,你只是‘李万堂’,古家,与你没有半点瓜葛。” 李万堂道:“这又何必,这些话,难道当年我在李家祠堂,当着李家祖宗牌位的面,说得还不够明白?” “不够!‘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要是嘴上说的算数,做买卖何必又要立什么契约。我要是真放心得下,为什么好端端的京城李府不住,一定要跟你来南边” 李万堂点点头:“是啊,这二十几年你从没对我放心过,就像今天在金山寺前说的,在你心里,我不过是替李家看家生财的一条狗罢了。” 李太太神色间没有丝毫动摇:“不管怎么说,你是先写了休书,后娶的我,我们是明媒正娶的两夫妻,就是到官府去打官司,他古家也得输,这总没错吧。我给他们家一半的铺子,难道是为了李家?我是为了你,为了让你能心安理得地继续当‘李半城’,这一点,老爷你可要弄明白啊。” “我明白,全都明白。这是当年我自己选的路,绝不反悔。”李万堂一字一顿地说道。 “那就好!”李太太不等他话音落地便截住,“与人为善的话我就说到这儿为止,倘若古家还是不依不饶,又或者老爷你发了疯迷,还当自己是古家人,那就别怪我翻脸无情了。” 李太太说完霍然起身,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后园,只留下李万堂一个人静静地待在亭中。 过了许久,李万堂才用低低的声音说了句:“把灯灭了。” 立即有几个家人从角落中走过来听令,后花园里旋即变得一团漆黑。李安悄没声地走近问道:“老爷,可是要回房歇息了?” 没有回答,若不是李安清楚地知道亭中有人,还以为自己是在对着一团空气说话。(P2-4) 后记 此后的同治、光绪年间,古平原很少抛头露面,辗转各地播撒着商人治国的种子,安心做着他的“大生意”。其事虽不轰轰烈烈,其人亦已湮灭无闻,但半个世纪之后,清廷灭亡,各地民族资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未尝没有古平原呕心沥血之功。 光绪二十年,南通张謇得中状元,此后不久辞去翰林院的差事,回乡兴办“商务局”、“大生纱厂”,开始了实业救国之路。有人质疑其以状元之身行商人之事.未免过于自贬,张謇却笑答:“我与人有约在先。”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携帝逃往西安,恰逢陕西全境大旱.民不聊生,云南王炽所开“天顺祥”银号献出巨资,赈济灾民的同时负责了朝廷的一切开支用度,在整整一年之内,代替了国库,使得朝廷和百姓能够度此大劫。事后,王炽被破天荒地赐予一品顶戴,从而超越胡雪岩,成为大清朝独一无二的“一品红顶商人”。然而据“天顺祥”大掌柜在无意中透露,这笔价值惊人的财富却是由一位与王炽向来交好的神秘巨商所出。 光绪三十三年,乔致庸病逝于山西祁县乔家大院,各地商帮纷纷派人前来吊唁,在宾客中,有一位衣着朴素的古稀老人,众皆不识,唯有徽商代表立时离座上前拜望请安,神态甚是恭敬。 宣统元年,同盟会中有一陈姓豪杰,乃蒋中正结义兄弟,二人共助孙中山推翻清廷建立民国,其人勇猛善战,被袁世凯视为眼中钉,二次革命后伺机篓人将其刺死。有人说他是太平天国英王之后,也有人说这仅仅是革命党人造势之传言。 时光回溯至同治八年,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南美洲的智利与邻国秘鲁、玻利维亚爆发了“硝石战争”。面对秘玻联军,智利一度处于下风,然而当时在智利的上万名华人劳工自愿加入战斗。这些人集结之后,当地军人惊异地发现,他们仿佛训练有素,久经沙场。华人劳工的加入改变了这场战争的走势,他们在塔克纳和阿里卡两次战役中配合智利军队彻底打败了玻秘联军。劳工首领因此获颁智利国会勋章,智利政府还决定将一大片广袤的土地赠予华人,支持他们建立自治地,这个提议最后却被劳工们拒绝了,他们说往后只求平静度日,不愿再牵扯是非。 大牛意人(完)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