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江上风吹泪。夭桃艳杏无春意。
今日欲开眉。那堪更别离。
莫折长亭柳。折尽愁依旧。
只有醉如狂。人生空断肠。
古诗文 | 菩萨蛮(宋·舒亶) |
释义 | 菩萨蛮(宋·舒亶) 三年江上风吹泪。夭桃艳杏无春意。 今日欲开眉。那堪更别离。 莫折长亭柳。折尽愁依旧。 只有醉如狂。人生空断肠。 其二(宋·舒亶) 柳桥花坞南城陌。朱颜绿发长安客。 雨后小池台。寻常载酒来。 马头今日路。却望城西去。 斜日下汀洲。断云和泪流。 其三(宋·舒亶) 画船槌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 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 今日此尊空。知君何日同。 评注 《婉约词》: ①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以下资料来源未详:【评解】 这是一首留别与怀人之作。上片写送别时的情景。临别依依,行者与送行者,相互留恋,却终于分离。下片写别后的怀念。“知君何日同”,表现出难言的相思之情。 【集评】 《艇斋诗话》:舒信道亦工小词,如云:“画船搥鼓催君去”云云,亦甚有思致。 《碧鸡漫志》:舒信道、李元膺,思致研密,要是波澜小。 《听秋声馆词话》:舒亶与苏门四学士同时,词亦不减秦、黄。 《词苑丛谈》:舒亶与李定,同陷东坡于罪者。尝作《菩萨蛮》词、王阮亭极赏北。尝曰:“此等语乃出渠辈之手,岂不可惜。” 这是一首惜别词。作者在词中以一推一挽之情劝住对方的眼泪 ,这种抒写伤离恨别心绪的表现手法,与宋词中写离别时常见的缠绵悱恻、肝肠痛断、难舍难分的情状有所不同。 这首词从送别写起。捶鼓,犹言敲鼓,是开船的信号。船家已击鼓催行,而这一边却在楼上把盏劝酒。“催 ”,见时间之难以再延。“留”,见送行人之殷勤留恋。一“催”一“留 ”,就把去和住的矛盾突出出来了,并且带动全篇 。“去住若为情,即由首二句直接逼出,欲去不忍,欲住不能,何以为情?这一问见别离之极度苦人 。“西江潮欲平”的好处在于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由前面击鼓催客、高楼把酒的场面推出一个江潮涨平的辽阔场景。句中的“欲”字包含了一个时间推进过程,说明话别时间颇长,而江潮已渐渐涨满,到了船家趁潮水开航的时候了。 换头就江潮生发,潮水有信,定时起落,所以说“容易得 ”,然而它能送人去却未必会送人来。一旦南北分离,相见即无定期故云“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结穴处一笔宕开 ,颇值得玩味。“此樽空”,遥承上片次句“把酒留君”,“樽空”见情不忍别,共拚一醉。但即使饮至樽空,故人终不可留,所以结尾则由叹见面之难,转思它日再会,发出“知君何日同”的感慨。 宋代曾季狸《艇斋诗话》评这首词“甚有思致”概因此词借江潮抒别情,不仅情景交融,同时还显出情景与意念活动相结合的特点。词在“去住若为情”这样的思忖后,接以“江头潮欲平”,看上去是写景,实际上却把思索和情感活动带进了景物描写,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汇着词人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浩渺的情思。 下片“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 ”仍不离眼前景象,而更侧重写意念,以传达人物的心境。结尾二句虽然表现为感慨 ,却又是循上文章活动继续发展的结果。 所循的思路应该是:今日樽空而潮载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复送君归来。依然是情景和思忖结合。词中以回环往复的语言节奏,来表现依依不舍、绵长深厚的“思致”。 其四(宋·舒亶) 画檐细雨偏红烛。疏星冷落排寒玉。 赌得碧云篇。金波更涉船。 樽前当日客。行色垂杨陌。 天阔水悠悠。含情独倚楼。 其五(宋·舒亶) 杜鹃啼破江南月。香风扑面吹红雪。 赋就缕金笺。黄昏醉上船。 年华双短鬓。事往情何尽。 明日各天涯。来春空好花。 其九(宋·舒亶) 樽前休话人生事。人生只合樽前醉。 金盏大如船。江城风雪天。 绮窗灯自语。一夜芭蕉雨。 玉漏为谁长。枕衾残酒香。 其一(宋·舒亶) 楼前流水西江道。江头水落芙蓉老。 画鼓叠凉波。凭栏颦翠娥。 当年金马客。青鬓芦花色。 把酒感秋蓬。骊歌半醉中。 其一十一(宋·舒亶) 绮栊深闭桃园曲。刘郎老向花间宿。 笑脸抹流霞。心知是小琶。 纤纤垂素玉。掠鬓春云绿。 弹了醉思仙。小窗红日偏。 其一十三(宋·舒亶) 小亭露压风枝动。鹊炉火冷金瓶冻。 悄悄对西窗。瘦知罗带长。 欲眠思殢酒。坐听寒更久。 无赖是青灯。开花故故明。 其一十四(宋·舒亶) 流年又见风沙送。钧天回首清都梦。 塞雁几时归。镜中双鬓非。 绿袍同冷暖。谁道交情短。 愁斛若为量。还随一线长。 其一十九(宋·舒亶) 绿窗酒醒春如梦。小池犹见红云动。 露湿井干桐。翠阴生细风。 雨过芳塘净。清昼闲中永。 门外立双旌。隔花闻笑声。 其二(宋·舒亶) 忆曾把酒赏红翠。舞腰柳弱歌声细。 纵马杏园西。归来香满衣。 宝车空犊驻。事逐孤鸿去。 搔首立江干。春萝挂暮山。 |
随便看 |
|
古诗文辞典共收录539370条诗词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美文的文言文翻译、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