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文
途中遇晴(唐·孟浩然)
释义
途中遇晴(唐·孟浩然)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已失巴
②
陵雨
①
,犹逢蜀坂泥。
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
馀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
今宵有明月,乡思远悽悽。
评注
《王孟诗评》
:
刘云:起四句不似着意,好语!好语!清婉萧闲,略逗钱、刘音调。李曰:通透。
《瀛奎律髓》
:
三四壮浪,五六细润,形容雨晴妙甚。
《唐诗成法》
:
一二虚破全题,三四实写遇晴,五六初晴景,七总结上四,八应途中。一从上写,二从下写,三四从上写,五六从下写,七八从途中写旅寓,法细如丝。一有幸喜意:二有不足意;三四景佳,极有幸喜意;五六亦佳景,却有不足意;七从途中想到定有明月,亦有幸喜意;八从明月又想到乡思。抑扬曲折,无一直笔,但重“犹”字。
《唐诗别裁》
:
状晚霁如画。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
苍幽合作,无一恒笔。起二是前一层,三、四方说向晴,五、六写初晴景最确,结作预拟之辞,馀波更乃不竭。旲曰:画不能及(“天开”句下)。
《瀛奎律髓汇评》
:
纪昀:通体细润,以为“壮浪”,非是。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
“低”字、“溪”字韵,贴切“遇晴”之题,笔工造化。
随便看
戊午岁叔达甥兄弟弱冠应试余寄诗勉之曰玉树(明·王世贞)
戊午岁暮有怀(当代·陈振家)
戊午岁除沅叔集同人为祭书之会赋诗记之(清末民国初·吴昌绶)
戊午巧夕天问台宴集诸君子用韩绪仲太史来韵(明·张萱)
戊午归自岭外以中夏上巢云(明·释函是)
戊午早秋漫兴二首(明·贝琼)
戊午春入都请罪施介平又韩追送江干诗以谢之(清·陈梦雷)
戊午春帖子(宋·姜夔)
戊午春月朔登子陵钓台(明·高攀龙)
戊午春督浚滇河继有清查之役寓五华山白云窝(明·庞嵩)
戊午杪秋示义儿鲸(明·宋登春)
戊午次吴山解空院乃端师子道场是日上已呈法(宋·葛胜仲)
戊午正月送赵工部赴江东参谋(宋·陈文蔚)
戊午海啸歌(明·林熙春)
戊午清明二日游荣氏梅园观桃花漫赋二律(近现代·孙肇圻)
戊午清明旗峰踏青因忆客岁是日携常湘云赋春(明·邓云霄)
戊午湍阳看大龙(明·何其伟)
戊午生旦次丁己生旦诗韵(明·童冀)
戊午生朝和居厚弟五绝(宋·刘克庄)
戊午立秋(明·苏升)
戊午腊之中旬大雪盈尺方臬使实村来留饮用聚(清·宫尔劝)
戊午腊月立春日携诸小妇及幼稚儿孙从游西园(明·张萱)
戊午自寿(元末明初·蓝仁)
戊午花朝怀友人(近现代·杨民仁)
戊午诏与弟文战棘闱自惭师衄况有炊臼之梦不(宋·吴龙翰)
古诗文辞典共收录539370条诗词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美文的文言文翻译、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