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古诗文 |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 轩辕台(唐·陈子昂) |
释义 |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 轩辕台(唐·陈子昂) 押灰韵 序:丁酉岁,吾北征,出至蓟门,历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业,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寄终南卢居士,亦有轩辕之遗迹也。 引用典故:牧马 广成子 应龙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其二 燕昭王(唐·陈子昂) 押灰韵 引用典故:黄金台 南登碣石坂①,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评注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郭云:直写其胸中眼中,用阮不露痕迹。 《唐诗训解》:此慨世无礼贤之主而怀古人焉。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帷灯闸剑,令读者自想有得。 《网师园唐诗笺》:好士者不作,宛然言外(末二句下)。 《唐诗选评》:唐汝询曰:正字复古,袭阮未厌,后人渔猎既多,便熟烂矣。蒋一梅曰:多少感慨。 《唐诗鉴赏辞典》:万岁通天二年(697),武后派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陈子昂随军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剀切陈词,反遭贬斥,徒署军曹。作者有感于燕昭王招贤振兴燕国的故事,写下了这首诗歌。燕昭王,是战国时并国的君主。公元前三一二年执政 后,广招贤士,使原来国势衰败的并国逐渐强大起来,并且打败的当进的强国-齐国。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灭亡。 诗人写两处古迹,集中地表现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从“登”和“望”两个动作中,可知诗人对古人何等向往!当然,这里并不是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诗人如此强烈地推崇古人,是因为深深地感到现今世路的坎坷,其中有着深沉的自我感慨。 次二句:“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喟。诗人遥望黄金台,只见直人太不平的丘陵上长满了乔木,当年置金的台已不见,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呢?这表面上全是实景描写,但却寄托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为什么乐毅事魏,未见奇功,在燕国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呢 ?道理很简单,是因为燕昭王知人善任。因此,这两句明谓不见“昭王”,实是诗人以乐毅自比而发的这牢骚,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作品虽为武攸宜“轻无将略”而发,但诗中却将其置于不悄一顾的地位,从而显示了诗人的豪气雄风。作品最后以吊古伤今作结:“霸 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诗人作此诗的前一年,契丹攻陷营州,并威胁檀州诸郡,而朝廷派来征战的将领却昏庸,这怎么不叫人为国运而担忧?因而诗人只好感慨“霸图”难再,国事日非了。同时,面对危局,诗人的安邦经世之策又不被纳用,反遭武攸宜的压抑,更使人感到前路茫茫。 “已能”二字,感慨至深。这“驱马复归来”,表面是写览古归营,实际上也暗示了归隐之意。神功元年(697),唐结束了对契丹的战争,此后不久,诗人也就解官归里了。 这篇览古之诗,一无藻饰词语,颇富英豪被抑之气,读来令人喟然生慨。杜甫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胡应麟《诗薮》说:“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陈子昂的这类诗歌,有“独开古雅”之功,有“始高蹈”的特殊地位。 (傅经顺) 其三 乐生(唐·陈子昂) 押庚韵 引用典故:阿衡 王道已沦昧,战国竞贪兵。 乐生何感激,仗义下齐城。 雄图竟中夭,遗叹寄阿衡。 其四 燕太子(唐·陈子昂) 押侵韵 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 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 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 评注 《唐诗归》: 钟云:亦淡然,效之则愈薄矣。谭云:此句直写好(“其事”句下)。 《批点唐诗正声》:句意浑成,故佳,锻炼反不及。 《唐诗选》:迥然不群,调亦高古。 《唐诗广选》:蒋春甫曰:六诗浅薄宜弗取。徐伯成曰:拾遗洗濯浮华,斫新雕朴,挺然自树,兴寄颇远。七言诸体乃非所长。 《石洲诗话》:伯玉《蓟丘览古》诸作,郁勃淋漓,不减刘越石。而李沧溟止选其《燕昭王》一首,盖徒以格调赏之而已。 其五 田光先生(唐·陈子昂) 自古皆有死,徇①义良独稀。 奈何燕太②子,尚使田生疑。 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其六 邹衍(唐·陈子昂) 押支韵 引用典故:邹子说九瀛 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 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 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①。 |
随便看 |
|
古诗文辞典共收录539370条诗词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美文的文言文翻译、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