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文 有感五首(唐·杜甫)
释义
有感五首(唐·杜甫)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引用典故:乘槎 云台 张骞泛槎 
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
至今劳圣主,何以报皇天。
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
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
   其二(唐·杜甫)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归马华山阳 
幽蓟馀蛇,乾坤尚虎狼。
诸侯春不贡,使者日相望。
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
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
评注
《义门读书记》
师老气竭,亦复难用。不如息战务农,养威伺衅也(末二句下)。
《读杜心解》
明点河北,隐讽朝廷也。一、二,言降将拥兵,国患方大,三、四中之。……下乃重为太息曰:今勿侈言远略也,即此两河近地,大君方以休息为期耳。直探其心事,而不下断词。
《杜诗镜铨》
此首叹镇将拥兵,天子懦弱不能致讨,是正旨。二句乃所以“有感”,作诗之主(“诸侯”二句下)。杜笔(“慎勿”句下)。隐谓朝廷不复能用兵也,而措词甚婉(“大君”二句下)。
   其三(唐·杜甫)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引用典故:金汤 
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
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评注
《杜诗详注》
上四述时议,下四讽时事。
《读杜心解》
“口闻”,言近日有闻。此两字直贯两句,谓传闻驾将东幸也。“金汤”,指洛下。“宇宙新”,起下“行俭”以安反侧。
《杜诗镜铨》
仁人之言(“盗贼”句下)。
《诗法易简录》
通首一气转折,气足神完,议论尤为醇正。
   其四(唐·杜甫)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引用典故:强干 授钺 
丹桂风霜急,青梧日夜凋。
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
受钺亲贤往,卑宫制诏遥。
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韶
   其五(唐·杜甫)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引用典故:登坛 
盗灭人还乱,兵残将自疑。
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
领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
愿闻哀痛诏,端拱问疮痍
评注
《义门读书记》
此篇直缴应发端四句。“愿闻哀痛诏”,则终上以“行俭德”为本也。
《读杜心解》
一、二倒装,推言骄恣之由……三,四,直斥负固之罪。五、六,形容郡守积轻之情状,最为剀切。……归结到“问疮痍”三字,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其效不独在镇权之革时已。洵硕画哉!
以下总评
《杜臆》
诗人尚“风”,其弊也,烟云花草,撮凑成篇,而核其归存,恍无定处。杜诗宗“雅”、“颂”,比兴少而赋多。如此五首,皆赋也,即用比兴,意有所主,总归于赋。故情景不一而变化无究,一时感触而千载长新。读此五首。皆救时之硕画,报主之赤心,自许稷、契,真非窾语。……而皮相者谓公志大才疏,良可悲矣!
《杜诗说》
公平日谆谆论社稷、忧时事者,大指尽此五首。
《唐宋诗醇》
“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以韵语摅谠议,其源固自二《雅》来也。“至今劳圣主,何以报皇天。”直使泄泄之臣,置身无地。“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其识解闳远如此。
《唐诗鉴赏辞典》
《有感五首》,作于代宗广德元年(763)秋。这是其中第三首,内容和当时朝廷中迁都洛阳之议有关。安史乱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残破,每年要从江淮转运大量粮食到长安;加上吐蕃进扰,长安处在直接威胁之下,因此朝中有迁都之议。这首诗即为此有感而发。
“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首联先从洛阳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写起。相传周成王使召公复营洛邑,说:“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焉。”次句本此。两句是说,洛阳居于全国中心,水陆交通便利,四方入贡赋税,到这里的路程也大致相等。这里所说的内容也就是主张迁都洛阳的人所持的主要理由。诗人用肯定的口吻加以转述,是因为单就地理位置而论,洛阳确有建都的优越条件。这里先让一步,正是为了使下面转出的议论更加有力。这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
“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颔联紧承“舟车”、“贡赋”,翻出新意。“红粟腐”用《汉书·食货志》“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腐败而不可食”。“翠华”是天子之旗,这里指代皇帝。两句是说,我近日常听说,洛阳的国家粮仓里堆满了已经腐败的粮食,贫寒的老百姓正延首等待皇上能给他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呢。话说得很委婉。实际上杜甫是反对迁都洛阳的,但他一则旁敲侧击,说“天中”只不过提供了苛敛之便;一则反话正说,明言百姓所待以见百姓所怨。当时持迁都之议的人们中,必有以百姓盼皇帝东幸洛阳为辞的,所以诗人含而不露地反唇相讥说:百姓所望的是“翠华春”,可不是盼来一场更大的灾难!
主张迁都洛阳的人还将洛阳的地险作为迁都的理由,于是诗人又针对这种议论而发表见解道:“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莫取”,就是“不要只着眼于”的意思。杜甫并不是否认“金汤固”的作用,而是认为,对于巩固封建国家政权来说,根本的凭藉是不断革新政治,使人民安居乐业。两句一反一正,一谆谆告诫,一热情希望,显得特别语重心长。诗写到这里,已经从具体的迁都问题引申开去,提高升华到根本的施政原则,因此下一联就进一步说到怎样才能“长令宇宙新”。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答案原极简单而平常:只不过是皇帝躬行俭德,减少靡费,减轻人民的负担罢了。要知道,所谓“盗贼”,本来都是皇帝的臣民呵。腹联“莫取”、“长令”,反复叮咛,极其郑重,末联却轻描淡写地拈出“不过”二字。这高举轻放的戏剧性转折,使得轻描淡写的“不过”更加引人注目,更增含蕴。为了进一步强调“行俭德”的重要,诗人又语重心长地补上一句“盗贼本王臣”,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事实,思想的深刻,感情的深沉和语言的明快尖锐,在这里被和谐地统一起来了。
这首诗富于政论色彩,又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是带有杜甫独特个性的。如果说将议论引入五律这种通常用来抒情写景的形式,是杜甫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那么议论而挟情韵以行,便是杜甫成功的艺术经验。
(刘学楷)
随便看

 

古诗文辞典共收录539370条诗词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美文的文言文翻译、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9 5: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