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
拣(一作练)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一作花)。
织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广十丈馀。
红线织成可殿铺,綵丝茸茸香拂拂。
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蹋上歌舞来。
罗袜绣鞋随步没,太原毯涩毳缕硬。
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
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城太守加样织。
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
线厚丝多卷不得,宣城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①,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②。
古诗文 | 新乐府 红线毯 忧蚕桑之费也(唐·白居易) |
释义 | 新乐府 红线毯 忧蚕桑之费也(唐·白居易)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 拣(一作练)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一作花)。 织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广十丈馀。 红线织成可殿铺,綵丝茸茸香拂拂。 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蹋上歌舞来。 罗袜绣鞋随步没,太原毯涩毳缕硬。 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 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城太守加样织。 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 线厚丝多卷不得,宣城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①,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②。 评注 《唐宋诗醇》: 通首直叙到底,出以径遂,所厢长于激也。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毯丝非夺来者,岂能乞与人耶?此皆似是而非。地最知寒,凡寒皆从地起。语亦不确。然摇曳甚佳,正可欺书生(末二句下)。 《元白诗笺证稿》:乐天于贞元中曾游宣州,遂由宣州解送应进士举也。是以知其《红线毯》一篇之末自注所云“贞元中宫州进开样加丝毯”,乃是亲身睹见者。此诗词语之深感痛惜,要非空泛无因时致矣。诗中“织作披香殿上毯”句,“披香殿”用《飞燕外传》故事。此类红线毯自为供后庭之饰品者,此语其为泛用古典欤,抑更有所专指耶? |
随便看 |
|
古诗文辞典共收录539370条诗词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美文的文言文翻译、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