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文 幼女词(唐·施肩吾)
释义
幼女词(唐·施肩吾)
  五言绝句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评注
《诗薮》
(五绝)开元以后,句格方超。如崔国辅《流水曲》、《采莲曲》……施肩吾《幼女词》,皆酷得六朝意象,高者可攀晋宋,平者不失齐梁。唐人五言绝句佳者,大半此矣。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吴山民曰:细景。顾璘曰:意新。幼女无知,学人拜月。天然景趣,自觉悦人。于鹄有《古词》,俱述小儿女行径,语似古,殊不如此词浅而有致。
《唐风定》
古调,与(王)仲初“三日入厨下”同。
《诗辩坻》
胡明瑞举唐五言绝句凡十六首云:佳者大半于此。余观权德舆《玉台体》二首,语意佻浅;至王建《新嫁娘》、施肩吾《幼女同》,摹事太入情,便落卑格。
《唐诗笺注》
真情真景,无斧凿痕。“学人”二字,所谓“道是无情却有情”也。
《唐诗笺要》
总是一气流出,无可安排,摘一句不得。
《唐诗真趣编》
本色如话,此诗中太羹元酒也。徒事粉饰雕琢者那知此味?“拜新月”见形巧,“学”字并性巧都画出。
《唐诗鉴赏辞典》
作者有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儿,在诗中不止一次提到,如:“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有时绕树山雀飞,贪看不待画眉了。”(《效古词》)而这首《幼女词》更是含蓄兼风趣的妙品。
一开始就着力写幼女之“幼”,先就年龄说,“才六岁”,说“才”不说“已”,意谓还小着呢。再就智力说,尚“未知巧与拙”。这话除表明“幼”外,更有多重意味。表面是说她分不清什么是“巧”、什么是“拙”这类较为抽象的概念;其实,也意味着因幼稚不免常常弄“巧”成“拙”,比方说,会干出“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左思),“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杜甫)一类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此外,这里提“巧拙”实偏义于“巧”,暗关末句“拜新月”事。读者一当把二者联系起来,就意会这是在七夕,如同目睹如此动人的“乞巧”场面:“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诗中并没有对人物往事及活动场景作任何叙写,由于巧下一字,就令人想象无穷,收到含蓄之效。
前两句刻划女孩的幼稚之后,末二句就集中于一件情事。时间是七夕,因前面已由“巧”字作了暗示,三句只简作一“夜”字。地点是“堂前”,这是能见“新月”的地方。小女孩干什么呢?她既未和别的孩子一样去寻找萤火,也不向大人索瓜果,却郑重其事地在堂前学着大人“拜新月”呢。读到这里,令人忍俊不禁。“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的少女拜月,意在乞巧,而这位“才六岁”的乳臭未干的小女孩拜月,是“不知巧”而乞之,“与‘细语人不闻’(李端《拜新月》)情事各别”(沈德潜)啊。尽管作者叙述的语气客观,但“学人”二字传达的语义却是揶揄的。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年的,内容却是幼稚的,这形成一个冲突,幽默滑稽之感即由此产生。小女孩越是弄“巧”学人,便越发不能藏“拙”。这个“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
这类以歌颂童真为主题的作品,可以追溯到晋左思《娇女诗》,那首五古用铺张的笔墨描写了两个小女孩种种天真情事,颇能穷形尽态。而五绝容不得铺叙。如果把左诗比作画中工笔,则此诗就是画中写意,它删繁就简,削多成一,集中笔墨,只就一件情事写来,以概见幼女的全部天真,甚而勾画出了一幅笔致幽默、妙趣横生的风俗小品画,显示出作者白描手段的高超。
(周啸天)
随便看

 

古诗文辞典共收录539370条诗词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美文的文言文翻译、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