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子昔为政,鸣琴登此台。
琴和人亦闲,千载称其才。
临眺忽悽怆,人琴安在哉?
悠悠此天壤,唯有颂声来。
古诗文 | 宓公琴台诗三首(唐·高适) |
释义 | 宓公琴台诗三首(唐·高适) 押灰韵 甲申岁,适登子贱琴台,赋诗三首。首章怀宓公之德,千祀不朽;次章美太守李公,能嗣子贱之政,再造琴台;末章多邑宰崔公,能继子贱之理。 宓子昔为政,鸣琴登此台。 琴和人亦闲,千载称其才。 临眺忽悽怆,人琴安在哉? 悠悠此天壤,唯有颂声来。 其二(唐·高适) 押阳韵 邦伯感遗事,慨然建琴堂。 乃知静者心,千载犹相望。 入室想其人,出门何茫茫。 唯见白云合,东临邹鲁乡。 其三(唐·高适) 押纸韵 皤皤邑①中老,自誇邑中理。 何必升君堂,然后知君美。 开门无犬吠,早卧常晏起。 昔人不忍欺,今我还复尔。 |
随便看 |
|
古诗文辞典共收录539370条诗词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美文的文言文翻译、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