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②险过百牢关①。
古诗文 | 夔州歌十绝句(唐·杜甫) |
释义 | 夔州歌十绝句(唐·杜甫) 押删韵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②险过百牢关①。 评注 《诗薮》: 少陵不甚工绝句,遍阅其集得二首:“东逾辽水北滹沱,星象风云喜气和。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台贮俊贤多。”“中巴之东有巴山……夔州险过百重关。”颇与太白《明皇幸蜀歌》相类。 《杜臆》:第一首写其形势,便堪为夔吐气。 《杜诗详注》:志夔州形胜,与产两章相连。白帝、瞿唐、分承山水,见其为蜀中险要。 《读杜心解》:第一首,领全势。“高为峡镇”,顶首句,就本地形胜作意;“险过百牢”,顶次句,以他处地险相形。 《杜诗镜铨》:前二首记形胜,兼入感慨。 《唐诗鉴赏辞典》:中巴之东巴东山, 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 瞿塘险过百牢关。 长江滔滔东流至四川奉节,即古代的夔州,就进入了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之第一峡──瞿塘峡。此诗作于大历初,描绘歌颂了此处的山川形胜。 东汉末刘璋据蜀,分其地为三巴,有中巴,西巴,东巴。夔州为巴东郡,在“中巴之东”。“巴东山”即大巴山,在川、陕、鄂三省边境,诗中特指三峡两岸连山。“巴”、“东”字在首句重复,前分后合,构成由舒缓转急促的节拍,使人从声音上感受到大山的气势。“中巴之东巴东山”,七字皆阴平声,更属创格,形成奇崛拗峭的音调,有助于气氛渲染,给人以石破天惊之感。次句写江水,“开辟”用如时间副词,意为从开天辟地以来,自古以来。不说“自古”而说“开辟”,极见推敲。因为“自古”只能表达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而“开辟”这个动词联合结构的词汇富于形象性,能引起一种动感,仿佛夔门的形成是浪打波穿的结果,既形容出自然的伟力,又见出其地势的古老和险要。 前两句从较大角度,交代出夔州的地理环境,下两句进而更具体地描绘其山川形胜。“白帝”即白帝城,城在夔州之东的北岸高峰顶上。这里是公孙述割据称雄之处,也是三国时蜀汉防东吴的要冲,因它守住瞿塘峡口,足资镇压,所以说是“三峡镇”。在湍急的瞿塘峡江心,旧时有滟滪堆,冬日出水,夏日没入水中成为暗礁,所以“其间道路古来难”,不可谓不险。“百牢关”在汉中,两岸绝壁相对而立,六十里不断,因为它和夔州的瞿塘相似,所以用来作比。下联十四字抓住“高”、“险”特征,笔力千钧,把“高江急峡”写得极有气势。两句分承山水,句式对仗,音韵砍截,与散行作结风味全殊。 如果我们用盛唐绝句传统手法作对照,就会发现此诗在写作上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传统绝句注重音调的平仄谐调,句格的稳顺;而此诗有意追求拗调,首句全用平声字,给人以奇离突兀之感。二,传统绝句注重风调,追求一唱三叹之音,尾联多取散行,一般“以第三句为主,第四句发之”(杨仲弘语),构成转合,即使用对结,也多采取流水对;此诗用“的对”作结,类半首律诗,诗意的转折在两联之间,结束的音调戛然而止。三,传统绝句注重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纯写景的不多,而此诗两联皆分写山水。纯乎写景,却又并非无情。它通过奇突雄浑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取得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而抒情已存乎写景之中,读者能感到诗人对祖国奇异山川的热爱和由衷的赞美。 (周啸天) 其二(唐·杜甫) 押庚韵 白帝夔州各异城①,蜀江楚峡混殊名②。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③并吞在物情。 其三(唐·杜甫) 押萧韵 引用典故:渔阳结怨 群雄竞起问②前朝①,王者无外见今朝。 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 其四(唐·杜甫) 押先韵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评注 《杜臆》: “赤甲白盐”,正公初卜居处。沄“闾阎缭绕”,似厌喧阗而再卜居瀼西耳。 《杜诗详注》:卢云:见夔州既庶且富也。吴论:此下七章,散咏夔州景物。 《读杜心解》:诗可作画。青红层叠,楼榭参差,不嫌山体之孤峻矣。 《杜诗镜铨》:便是画图,想见二边掩映之妙(“枫林拮树”二句下)。 其五(唐·杜甫) 押麻韵 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①春冬花。 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 评注 《杜臆》: 瀼东、西一万家,知其喧犹不减也。岂复厌之而再徙东屯耶? 《杜诗详注》:春冬花,地气暖……瀼水直流,故地界东、西;江水横流,故地分南、北。吴论:鹤子、凫雏,季夏之景。 《读杜心解》:下二,比《成都》诗“笋根”、“雉子”一联较胜。 《杜诗镜铨》:李云:生拗处,自见风流。 其六(唐·杜甫) 押萧韵 引用典故:神女 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 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 其七(唐·杜甫) 押东韵 引用典故:万斛舟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②摊钱①高浪中。 评注 《杜臆》: 可与《滟滪》诗互看。“白昼摊钱”,岂即所谓“横黄金”者耶? 《读杜心解》:蜀在夔西,吴在夔东,夔峡乃其咽喉。此记商货之走集也。“三老”“摊钱”,写出习水饶财之状。 其八(唐·杜甫) 押支韵 引用典故:宝屏 忆昔咸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 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 其九(唐·杜甫) 押阳韵 武侯祠堂①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评注 《杜诗详注》: 武侯忠义,千古难忘,见非英雄割据及楚宫高唐可比。松柏阴森,堪散愁而纳凉,亦对树怀人之意。 《读杜心解》:想“武侯”之神,而“干戈”之“愁”可“破”;承“松柏”之荫,而“云日”之“炎”可“凉”:是分顶格。 《杜诗镜铨》:李子德云:此等直自作开山手!于三唐绝句,另为一种。 以下总评 《唐宋诗醇》:诸作亦自成风调,存之以备一体。 《读杜心解》:前九首俱截律诗上半,故下二对结,往往有律诗高调。 《杜诗镜铨》:十首亦《竹枝》词体,自是老境。 《石洲诗话》:《竹枝》本近鄙俚。杜公虽无《竹枝》,而《夔州歌》之类,即开其端。然其吞吐之大,则非语《竹枝》者所敢望也。 《唐人绝句精华》:“中巴”一首,记夔州形势也。“赤甲”写夔州之富庶,“东屯”述农田稻米之丰,“蜀麻”说蜀中商业之盛,皆有关国计民生之事,又与但写地方风俗之琐细者不同。 其十(唐·杜甫) 押虞韵 引用典故:蓬壶 阆风玄圃 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堂①天下无。 借问夔州压何处,峡门江腹拥城隅。 |
随便看 |
|
古诗文辞典共收录539370条诗词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美文的文言文翻译、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